句(其一)

茅屋不闻雪,纸窗宜读书。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茅屋”、“雪”、“纸窗”和“读书”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淡泊而高远的意境。

首先,“茅屋不闻雪”,开篇即以“茅屋”为背景,暗示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然,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雪”的意象。在古代文人眼中,雪往往象征着纯洁、高雅和超脱,此处的“不闻雪”,或许意味着外界的纷扰与喧嚣并未侵入这方净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氛围。

接着,“纸窗宜读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高雅的氛围。纸窗不仅透光性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的噪音,为室内创造了一个理想的阅读环境。在这里,“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追求知识、提升自我、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远离世俗、充满诗意的生活空间,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4)

詹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山人误采枪旗信,却怪枝头雪未消。

形式: 押[萧]韵

句(其三)

下僚窃有随车喜,遥见枝头少女风。

形式: 押[东]韵

句(其四)

莫似公家三十五,时来不寄一行书。

形式:

三门砥柱

凿开山骨过长河,水土方平叙九歌。

举世但传神禹力,谁人知是帝功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