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门二十四韵

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水光摇极浦,草色辨长洲。

忆作麻衣翠,曾为旅棹游。

放歌随楚老,清宴奉诸侯。

花寺听莺入,春湖看雁留。

里吟传绮唱,乡语认歈讴。

桥转攒虹饮,波通斗鹢浮。

竹扉梅圃静,水巷橘园幽。

缝堵荒麋苑,穿岩破虎丘。

旧风犹越鼓,馀俗尚吴钩。

故馆曾闲访,遗基亦遍搜。

吹台山木尽,香径佛宫秋。

帐殿菰蒲掩,云房露雾收。

苧萝妖覆灭,荆棘鬼包羞。

风月俄黄绶,经过半白头。

重来冠盖客,非复别离愁。

候火分通陌,前旌驻外邮。

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

问吏儿孙隔,呼名礼敬修。

顾瞻殊宿昔,语默过悲忧。

义感心空在,容衰日易偷。

还持沧海诏,从此布皇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烟雨笼罩的吴都城郭,阊门外流淌着碧绿的河水。
深深浅浅的绿杨巷道,往来穿梭的是青色的船帆。
朱红的大门千家万户,红色的屋檐百处高楼。
水光摇曳到遥远的水边,草色清晰可见长洲。
回忆起穿着麻衣的过去,曾在旅途中乘舟游览。
放声歌唱跟随楚地老人,清宴之上敬奉诸侯。
在花寺聆听黄莺鸣叫,春湖边看雁群停留。
街巷里吟唱着绮丽的歌曲,乡音中辨识出古老的歌声。
桥梁如彩虹般攒聚,波光下斗舰漂浮。
竹编的门扉和梅园宁静,水巷深处橘园幽深。
荒废的麋鹿苑,穿过岩石直达虎丘。
旧时风俗犹存越鼓,习俗中仍见吴钩。
曾经闲游的故馆,遗迹也都一一搜寻。
吹台山上的树木已落尽,佛宫秋意浓重。
帐殿被菰蒲遮掩,云房露气渐收。
苎萝妖艳不再,荆棘丛生显荒凉。
岁月匆匆,黄绶官职已换,白发增添离愁。
再次来访,不再是别离的哀愁。
火把照亮道路,前导的旗帜停驻驿站。
水风摇动彩色旗幡,堤边柳树引导马车。
询问官员,子孙隔代,问候礼仪周全。
回顾往昔,言语间满是感慨,悲喜交织。
道义感动依然在心,容貌衰老时光易逝。
带着沧海般的壮志,从此推行皇上的政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富裕生活。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吴地的繁华与静谧,从烟水迷离的吴都郭城,到阊门外碧波荡漾的江流,再到绿杨深浅的小巷和往来不息的舟船,每一景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

诗中还通过对吴地建筑的描写,如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水光摇曳的极浦和草色分明的长洲,则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致交织的生动画面。

诗人的情感随着行旅的步伐流转,他忆起过去穿麻衣作翠绿色的行装,曾经以旅行者的身份游历于此。放歌与楚老相随,清宴中奉承诸侯,更是展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非凡的才情。

花寺莺鸣,春湖雁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那里有着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里吟乡语,则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桥转虹饮,波通鹢浮,是动态中的静谧;竹扉梅圃、水巷橘园,则是静谧中的一隅仙境。缝堵荒麋苑,穿岩破虎丘,是对自然山川的深入描绘,也反映了诗人探幽寻胜的性格。

旧风犹越鼓,馀俗尚吴钩,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故馆闲访,遗基遍搜,是对过往的追寻与怀念。

吹台山木尽,香径佛宫秋,再次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氛围的完美结合。帐殿菰蒲掩,云房露雾收,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隅宁静所在。

苧萝妖覆灭,荆棘鬼包羞,是对过往繁华已逝的哀婉;风月俄黄绶,经过半白头,则是时间流转中个人情感的深沉刻画。

重来冠盖客,非复别离愁,是诗人对于再次踏足这片土地的喜悦和对往昔别离之愁的抚慰。候火分通陌,前旌驻外邮,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则是对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再次描绘。

问吏儿孙隔,呼名礼敬修,是诗人对于乡土亲情和传统礼仪的重视。顾瞻殊宿昔,语默过悲忧,则是诗人面对往昔时光的沉思与感慨。

义感心空在,容衰日易偷,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对于正义与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淡然。还持沧海诏,从此布皇猷,则是诗人对于使命与责任的郑重对待和新的起航。

这首诗通过对吴地山水、建筑、风俗等多个层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水乡图景,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远志向。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到宣武三十韵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抵呈。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

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

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

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

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

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

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渡西陵十六韵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

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

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

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祷依前圣,垂休翼厚生。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

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

及郊挥白羽,入里卷红旌。

恺悌思陈力,端庄冀表诚。

临人与安俗,非止奉师贞。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

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

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

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细疑歌响尽,旋作舞腰回。

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

半崖云掩映,当砌月裴回。

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

玉花全缀萼,珠蚌尽呈胎。

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妒妆凌粉匣,欺酒上琼杯。

海使迷奔辙,江涛认暗雷。

疾飘风作驭,轻集霰为媒。

剑客休矜利,农师正念摧。

瑞彰知有感,灵贶表无灾。

尧历占新庆,虞阶想旧陪。

粉凝鸾阁下,银结凤池隈。

鸡树花惊笑,龙池絮欲猜。

劳歌会稽守,遥祝永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

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

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垆。

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

凤形怜彩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

辨疑分黑白,举直抵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

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

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

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

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

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

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

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

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

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

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俛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

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

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

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

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髣髴皆停马,悲欢尽隙驹。

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

骎骎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

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