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洲图为江阴夏叔度赋今其孙珙珍藏于家

江云漫漫天漠漠,冻云著风吹不薄。

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

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

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

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孤寂的雪景图。首句“江云漫漫天漠漠”,以“漫漫”和“漠漠”形容江面和天空的广阔无垠,营造出一种辽阔的背景。接着“冻云著风吹不薄”一句,通过“冻云”与“风”的互动,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动态美。

“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将人物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以“巫娥”比喻女子,其翠绿的发饰在雪花中变得模糊,仿佛春天的花朵在雪中零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景中的静谧与美丽。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进一步扩展画面,将视线引向远方,千山万山如同瑶池琼玉,近处则是传说中的仙境——芙蓉城,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仙人与白凤的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琪树的繁茂与纵横交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转而关注一个孤独的人物,他坐在简陋的草庐中,寒夜难眠,衣着单薄,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最后,“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景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却无人共享的孤独感,只有骑驴的暗香陪伴左右,寓意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与人物情感交织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竹轩为侍讲曾棨作

君家种得青琅玕,森然挺立凌云端。

默符阳刚协乾德,欲与主人同岁寒。

向时分根自何所,有客移送来仙坛。

时君新魁龙虎榜,甲第初赐临长干。

侵晨结佩谒青琐,薄暮入直趋金銮。

夙心虽与此君契,何暇问信求平安。

一朝春雷动土脉,锦绷斑斓香粉乾。

大廷奏简退日早,归来却对青檀栾。

苍龙乱落望无际,翟葆高擎知几竿。

骞飞或为鸾凤舞,夭矫忽作蛟龙蟠。

还疑玉井花乱发,更讶羽林枪列攒。

胡为满十仍损一,数不成偶奇相看。

将同箕畴昔垂范,还似虞廷掌命官。

宁非天道忌盈盛,示君此理戒其完。

嗟彼佳人在空谷,天寒日暮徒长叹。

君今高名遍海宇,日侍清问班鸳鸾。

纷纶屡草九重诏,民物乐育皇恩宽。

箫韶已成兽率舞,夷蛮成贡民均欢。

劝君冰霜节益励,垂辉青简终不刊。

我歌九竹歌未止,天风满林江月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李龙眠写山庄图

青山万叠高侵天,绿阴千顷晴涵烟。

巨灵倒挽银河水,泻作百丈飞来泉。

蓬莱三岛不可往,江南山水称龙眠。

龙眠高人李居士,前身列籍瑶台仙。

胸中浩荡有奇气,眼底恍忽无尘缘。

同时二友总佳士,炯如芙蓉出澄涟。

山中一经游历后,至今草木增清妍。

百年对画起遐想,风流文采俱依然。

辛夷花开木兰发,宛如王维家辋川。

我生素抱林泉趣,每因匏系恒自怜。

迩来缪掌秘阁籍,遍阅图画穷幽玄。

洞天福地似曾识,不用谢屐劳扳援。

形式: 古风

皆山轩为吴太仆赋

滁阳绕郭皆名山,丹崖翠壁交回环。

西南诸峰更奇绝,平地耸出青螺鬟。

美人开轩游息处,况占绿水清溪湾。

山川明秀风景淑,别是洞府非尘寰。

久居太仆掌马政,屡听黄鸟春绵蛮。

秉心深沈功效著,声誉藉藉闻朝班。

江淮地方数千里,但在野蕃驹马中。

骅骝骐骥不知万,富盛岂止充天闲。

公馀多暇得自适,凭轩萧索恒怡颜。

卷帘忽惊空翠堕,拄笏正值孤云还。

松梢结巢来皓鹤,竹下放笼开白鹇。

悠然俯仰足佳趣,胸中安得生荆菅。

青编缥轴列左右,云端五色光斓斑。

诗情画思时涌发,清气奕奕冲巾纶。

天然造化露毫素,野花芳草惭妖娴。

追寻醉翁吟笑地,想像高致无由攀。

山僧智仙去已远,酿泉声迸空潺湲。

穿林度壑觅陈迹,屐齿印遍苔痕斑。

乃知美宦有如此,底须投笔踰玉关。

嗟予亦抱烟霞癖,孤琴乘兴良非难。

十年不渡杨子险,讵识关岭行程艰。

菲才缪沗青琐直,日事文墨多裁删。

佳殽丰膳叨饱饫,法酝名果加分颁。

坐忘寒暑屡迁改,临江枫叶霜频殷。

人生托身各有所,造物于我谁云悭。

晴窗偶动卧游兴,消我半日浮生閒。

琅琊尽入行乐里,胜境不用虞神奸。

长歌一曲远缄寄,不觉新月娥眉弯。

山灵好事应有识,请置万壑千岩间。

露凉夜永烦朗诵,激起天籁秋珊珊。

形式: 古风

紫云书舍

大江之东紫云山,平地拔出高㠝岏。

晨光霁色蔚葱茜,五彩照耀青冥端。

之子当年读书处,正近紫云山下住。

长时频见紫云生,终日无心自来去。

一从捧檄脱荷衣,落月空斋屡梦归。

遥忆青山紫云里,绿萝应长旧岩扉。

知子平生抱材器,致身合在青云际。

莫将心恋紫云山,当展忠贞报明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