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行二首(其二)

蒲帆桂楫木兰桡,罗袖茜裙翡翠翘。

皓齿峨眉杨柳腰,清风明月可怜宵。

莲舟荡漾逐回潮,鸳鸯浦内丹枫桥。

歌声缭绕綵云朝,不数秦楼弄玉箫。

郎君何来嘶马骄,隔花相望路迢迢。

夜深归去梦无聊,暗啼珠泪污红绡。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上行舟的美丽画卷,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诗中以“蒲帆桂楫木兰桡”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舟行水上的情景,木兰桡的轻盈与水波的荡漾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罗袖茜裙翡翠翘”描绘了女子的装扮,色彩鲜艳,如同翡翠般夺目,展现出女子的娇美与活力。紧接着,“皓齿峨眉杨柳腰”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美貌与身姿,皓齿如玉,峨眉细长,腰肢柔软,宛如杨柳随风轻摆,极尽柔美之态。

“清风明月可怜宵”一句,将自然美景与夜晚的静谧融合在一起,清风徐来,明月高悬,夜晚的湖面显得格外迷人,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馈赠。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欣赏。

“莲舟荡漾逐回潮,鸳鸯浦内丹枫桥”则将视线转向湖中的莲花与鸳鸯,以及远处的枫桥,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湖上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永恒。

“歌声缭绕彩云朝,不数秦楼弄玉箫”描绘了女子的歌声在空中飘扬,如同彩云一般,比之古代传说中的秦楼之音更为动听,表达了诗人对女子歌声的赞美与向往。

“郎君何来嘶马骄,隔花相望路迢迢”则引入了男性的视角,通过“嘶马”与“隔花相望”的描写,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与距离感,既有期待又充满无奈。

最后,“夜深归去梦无聊,暗啼珠泪污红绡”表达了深夜归来时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内心的痛苦与哀愁,通过“暗啼珠泪”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展现了湖上行舟的独特魅力和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陵图送霍斯举归南海

长□□来数千里,万叠峰峦纷伏起。

龙蟠虎踞护神州,□有秦王埋金处。

忆昔秦王雄据时,千乘万骑游□□。

云中佳气俨可辨,郁郁葱葱烟霭孤。

埋金厌胜仗奇术,更敕六丁斲山骨。

绿绣青苔没断痕,五色龙文尚盘郁。

祖龙老去罢金銮,刘郎已换竹皮冠。

铁锁沈江火炬灭,铜驼芜没春风寒。

渡江龙马来何许,六代繁华随逝水。

曲池芳殿委灰尘,后庭玉树传商女。

离离禾黍故宫前,辇路空馀衰草烟。

风烛冰山杳莫见,秦淮佳气故依然。

淮甸真人骑赤凤,雷霆奋击波涛动。

再造乾坤六合开,瑞图宝鼎神灵捧。

四海为家风露清,山河环抱作咸京。

旭日祥云閒处度,龙楼金阙望中明。

云帆粳稻无南北,走马斗鸡无侠客。

惯见升平全盛年,步锦看花盈紫陌。

霍君本是南海雄,仗剑挟策游江东。

金水桥边谒天子,来伴群贤泗水中。

圜桥礼乐森回路,东观声名推独步。

忽见尘土浣征衣,便泛扁舟逐烟雾。

挥袂河梁彩鹢轻,并州却望不胜情。

翠翘红袖青楼女,一曲离家别酒醒。

明发海门云树远,掩映孤帆千万转。

箧中剩有帝京图,回首相思时一展。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月朗星稀河汉横,露下莎鸡寒自鸣。

美人望月双涕零,只身孤影空娉婷。

玉关三年不寄声,衡阳风雨无雁征。

天边月照汉家营,阴山雪下交河冰,寒衣未寄伤我情。

安得卫霍登汉庭,扫尽兵戈无甲兵。

形式: 古风

青山行

何者一孤坟,近在青山下。

碑断字无文,白杨风潇洒。

草深狐兔游,埋没双石马。

野老向我言,前代故将军。

当时敕赐葬,发卒二千人。

鱼灯照永夜,银鸭闭青春。

辽东鹤不归,华表空嶙峋。

至今山下灌园者,云是将军之子孙。

吁嗟世事何反覆,深谷为陵陵为谷。

豪华终鼓雍门琴,功名安用南山竹。

五侯七贵不足誇,时乎还种邵平瓜。

君不见秦陵汉寝无人到,春风开遍棠梨花。

形式: 古风

壮哉行

我欲登山多猛虎,我欲涉水多蛟龙。

弯弓射虎谷风死,拔剑斩龙江水红。

丈夫自有冲天志,肯学纷纷儿女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