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暖日开迟异去年,回车曾此在春先。
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
晓径莓苔将接迹,短栏榾柮不成编。
花时故有关心处,欲与闲僧话佛前。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题目为《四月初五夜风晓起过崇效寺看牡丹》。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首句“暖日开迟异去年”表明春天来得较晚,与往年不同,展现了季节变化之美。紧接着,“回车曾此在春先”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春游的记忆和对当前时光流逝的感慨。
“岂知游事原无俚,卻為風宵獨未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独自不能入睡的原因——是因为心中有着无法释怀的游历往事和对风月的深情留恋。这里,“岂知”表达了一种疑问,似乎在询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而“獨未眠”则描绘出诗人孤独守夜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晓径莓苔将接迹,短栏榾柯不成编”两句,则是对春日晨光中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这里,“晓径莓苔将接迹”形象地描绘了清晨小路上的野草几乎覆盖了行人的足迹,而“短栏榾柯不成编”则表现出园中的栏杆和花木因春天的生长而杂乱无序。
最后,“花时故有关心处,欲与闲僧话佛前”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牡丹之美时,对于心中某种关切的回忆,以及想要与寺中的僧侣交谈、探讨佛法的愿望。这里,“花时故有”表明牡丹盛开之际,心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些往事,而“闲僧”则是诗人心目中愿意倾诉和寻求心灵慰藉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与个人情感交织中的深刻体验。
不详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候。
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
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窗牖。
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久。横琴膝,携筇手。
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
君不见、凌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依旧。
归去来、一曲为君吟,为君寿。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傥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公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修竹。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