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晴三章寄彭幸庵(其二)

岷山白日多光辉,清江微雾雪霰稀。

鱼龙不蛰鸿雁飞。

塞上将军未解甲,城南思妇夜缝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冬晴三章寄彭幸庵(其二)》描绘了一幅冬日晴空的画面。首句“岷山白日多光辉”展现了岷山地区冬日阳光明媚的景象,明亮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白雪皑皑的山峦之上。接着,“清江微雾雪霰稀”描绘了江面上轻薄的雾气与稀疏的雪霰交织,形成一种朦胧而宁静的冬日氛围。

“鱼龙不蛰鸿雁飞”运用象征手法,鱼龙象征蛰伏的生命,在这寒冷季节里并未冬眠,而大雁则自由飞翔,暗示着尽管天气严寒,但仍有生机和活力。最后两句“塞上将军未解甲,城南思妇夜缝衣”,通过对比,将边塞的将军仍然坚守岗位,未卸战甲,与城南思念远方亲人的女子深夜缝制衣物的情景相对照,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家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日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人性的温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冬晴三章寄彭幸庵(其三)

岸梅春动江不波,玉颜粲粲回铁柯。

璚洲霜晚繁香多。

吁嗟二物堪赠远,如此迢递关山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香雾髓歌

君不见东坡先生蜜云龙,缄藏远自朝云峰。

宛丘淮海四学士,分江贮月初启封。

又不见升庵老人香雾髓,狮头瑞柑萍实比。

香雾噀人星髓开,锡以嘉名汉池始。

龙团狮柑各有神,江阳玉局共称珍。

若把西湖比西子,奁来隹茗似隹人。

君才十倍廖明略,姑射风姿昆玉脚。

兰舟菱唱朝阳诗,闲情止酒渊明作。

黑头醳䣮早归来,枕谷栖丘步紫苔。

王阳回车九圻坂,楚筵辞醴三休台。

玄言亹亹怀坡老,清夜沉沉同绝倒。

烛泪融成两凤凰,仙踪迥寄三青鸟。

酒酣邀我赋短歌,楚颂亭前芳思多。

像置伯夷真不趐,才尽江淹其柰何。

形式: 古风

观汝南王玉磬碑引

汝南帝子真天人,冰壶玉树凌风尘。

心源早契空门地,意象远寄荒岑滨。

步折峰头翠肌草,直登万顷层霞杪。

金鞭九马苍烟丛,霓旌千骑红云岛。

伐石何人得磬襄,礼碑击作声琳琅。

凤凰毛羽落丹穴,蛟龙文采蟠银潢。

山图郡乘收难采,波澜东逝星辰改。

眼见双林成古丘,谁问君王仙迹留。

可怜南浦西山外,犹有鸣鸾歌舞楼。

形式: 古风

芳兰引

广莫风中小岁春,百昌未吐兰芽新。

柔芸都荔元同节,园柳宫梅且后尘。

南国美人东家子,若英华彩苕荣比。

蕙楼菌阁起江边,绿叶紫甚罗户里。

崇佩朝充翡翠囊,温汤夜浴鸳央水。

博山炉中百和香,虎蒲龙枣及都梁。

流雪回风萦洛蔼,横烟斜一袅秦芳。

曾闻有酒布兰生,复有雅曲猗兰名。

愿分明烛徐吾影,耒媚国香燕姞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