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桥成,公善领事拟于冬日涓吉落之,感而成诗见示;敬和原韵

荷巫往来沐恩波,十月成梁庆渡河。

孔道无烦忧病涉,大工殊不费张罗。

马援铜柱铭勋远,羊祜穹碑坠泪多!

何日攀舆绵水上,过桥踏踏唱新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成德桥成”为背景,表达了对桥梁建成后的喜悦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的赞美以及对过往历史的追忆。

首先,“荷巫往来沐恩波”,以荷叶和巫师的形象,象征着桥梁的建成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福祉,如同恩泽一般,让来往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恩惠。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氛围。

接着,“十月成梁庆渡河”,描述了桥梁在十月竣工后,人们庆祝渡河的场景。这不仅是一次物质上的跨越,更象征着精神上的飞跃,寓意着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

“孔道无烦忧病涉,大工殊不费张罗”,通过引用孔子的典故,强调桥梁的建成消除了过往渡河时的种种不便与危险,使得交通更加顺畅,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暗示了工程的高效与经济性,不需要过多的资源投入就能完成。

“马援铜柱铭勋远,羊祜穹碑坠泪多”,这两句分别引用了马援立铜柱纪念功勋和羊祜立碑纪念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赞美桥梁的建成不仅是物质上的成就,更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纪念与传承。通过这些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勇气的敬仰。

最后,“何日攀舆绵水上,过桥踏踏唱新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想象着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桥上欢聚一堂,唱起新的歌曲,庆祝生活的美好与社会的进步。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桥梁建成这一事件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与福祉,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文化韵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将帅,和徐贡觉用前韵

凉风天末洞庭波,苦战男儿戍玉河。

戎马仓皇传露布,征鸿缥缈断云罗。

心驰紫塞黄沙远,秋在吴山楚水多。

三箭天山浑未定,诸君何日凯旋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感怀,和张公善领事用前韵

孤亭终古吊风波,留守三呼唤渡河。

南宋君臣伤播越,北胡献纳恣搜罗。

万方民气含冤久,九士忠魂饮恨多!

八百馀年光汉族,盈庭悬想载赓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自感,呈张公善领事用前韵

宦海风涛九折波,收帆老去倚西河。

六鳌海上谁能策?一鹤云中未可罗。

啸傲自甘藏我绌,讥谗还恐忌才多。

杜陵瀼水无聊甚,手柄长镵作「七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粤感,和贡觉用前韵

残掠无厌说李波,至今恨海溢珠河。

新军走狗骚潮、惠,旧帅驱龙驻肇、罗。

据险越台身自固,投荒琼岛怨滋多。

先生旧亦羊城客,犹记西山义士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