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约儿童放学时,小孙拍手看翁嬉。
平生两事轰轰乐,爆竹声腾鹞子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充满了童趣和欢愉。诗人通过“相约儿童放学时”,巧妙地将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与快乐活动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小孙拍手看翁嬉,既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年人游戏的围观兴趣,也体现了老少同乐的和谐景象。
“平生两事轰轰乐”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快乐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两事”可能指的是放爆竹和放风筝,这两项活动在古代中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尤其在节日或闲暇之时,更是增添了不少乐趣。爆竹声腾,不仅声响震耳欲聋,更象征着喜庆和热闹;鹞子飞,即风筝在空中翱翔,寓意着自由和欢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展现了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镜中几几换容仪,讳老无妨略镊髭。
今日发旟悬不起,星星知剩几茎丝?
蜡余忽梦大同时,酒醒衾寒自叹衰。
与我周旋最亲我,关门带读自家诗。
白发沧江泪洒衣,别来商榷更寻谁?
闲云野鹤今无事,可要篮舆共护持?
纷纭国是定维新,一疏惊人泣鬼神。
寻遍东林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