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惟水东林木幽茂予爱此三士所居虽无亭馆之胜而气象清远连日水涨隔绝悠然遐想各成一诗目为城东三咏(其一)杜公司法

南极多老人,及见九代孙。

君生古崖州,气质清且温。

今年八十二,颇觉行步奔。

白发映红颊,疑是羲皇人。

城东有幽居,潇洒真隐沦。

渊明寓栗里,子美还羌村。

迁流到双泉,得与君子邻。

仁里圣所择,德齿古所尊。

佳节近重阳,黄花已纷纷。

家家社酒香,处处烹鸡豚。

今朝风日好,水落依旧痕。

一散腰脚顽,杖策时叩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琼州城东发现的一处幽静居所,以及对居住于此的三位高士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

诗中提到“南极多老人”,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古老与深邃。接着,“及见九代孙”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传承。诗人自述生于崖州,气质清雅温和,年届八十二岁,步履略显匆忙,但白发映红颊的形象,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城东有幽居,潇洒真隐沦”点出了这处居所的隐逸之气,与世隔绝,远离尘嚣。诗人进一步引用陶渊明的栗里和杜甫的羌村,将此处与古代高士的居所相提并论,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迁流到双泉,得与君子邻”表明诗人与这三位高士结邻,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他们选择居住在此,不仅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更因为这里的人文氛围深厚,体现了仁里圣所的选择标准和对德高望长者的尊敬。

诗中提到佳节临近重阳,黄花盛开,家家户户飘散着社酒的香气,处处弥漫着烹制鸡豚的美味。这一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与喜悦,展现了当地淳朴的生活习俗。

最后,“今朝风日好,水落依旧痕”描绘了天气晴朗,水面退去后留下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节日和生活习俗的赞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琼惟水东林木幽茂予爱此三士所居虽无亭馆之胜而气象清远连日水涨隔绝悠然遐想各成一诗目为城东三咏(其二)林曾城

我爱曾城居,负郭颇幽雅。

田畴绕屋庐,门径绝车马。

但虞水侵门,敢怨风飘瓦。

渊明非避俗,自觉往来寡。

嗟予屏斥久,兹地犹里社。

相望十里间,舟楫幸可假。

风休水亦落,晴日照郊野。

愿言驾柴车,始觉我忧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自然解印北还作古风送行

徐侯古循吏,作牧海南边。

三载抚民夷,擒纵出拘挛。

里巷绝嗟呼,囹圄无淹延。

父老有好词,不见吏索钱。

忽闻解印绶,蛮歌惨离筵。

远控横海鲸,追蹑凌波仙。

寄语广利神,无令飓风颠。

临行一麾手,万事尽弃捐。

勿作儿女恋,咿嚘涕潺湲。

火云赤峥嵘,修途愿加鞭。

爱君气猛厉,心似铁石坚。

迥悟出世法,痛扫习气缠。

明窗净棐几,华藏了大千。

别语徒谆谆,维摩本无言。

形式: 古风

忆笋

会稽富竹萌,穷腊鞭已抽。

我家南山南,不羡万户侯。

暮春杜鹃啼,茁茁蓬麻稠。

冒土出羊角,穿篱露猫头。

紫蕨性阴冷,荻芽体轻浮。

爱此凌云姿,不与凡卉俦。

胜韵贵苦腴,儿童悦甘柔。

爽口聊一快,弱胃敢怨尤。

朅来海南邦,腥咸厌蛮羞。

桃枝但丛生,涩勒蔽道周。

遥看貌或似,美恶如薰莸。

安能助盘餐,呕呕但棘喉。

唯有槟榔心,羹臛或暗投。

乡味不可忘,坐想空涎流。

人生各有适,勿语王子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去地草

城东古双泉,清驶给万家。

瓶罂昼夜给,舶贾杂邻娃。

蛮童与蜑女,赤脚两髻丫。

常苦藻荇繁,滋蔓掩白沙。

萧疏失林影,聒聒鸣乱蛙。

十夫勇善没,入水初纷拿。

讵劳斧钺诛,芟荑费锄杷。

除恶去根本,无令再萌芽。

依凭绝纤鳞,惊惧失老蛇。

风吹有縠纹,月照无纤瑕。

铜盆湛冰雪,石鼎发乳花。

馀波及农圃,父老免叹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