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早春同一别,尽日掩柴门。

好句有时得,穷愁无复言。

晓迟江上棹,夜宿月明村。

未必不相忆,往来劳梦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宽的《寄友人》表达了早春时节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寂心情。首句“早春同一别”,描绘了两人在早春季节的离别,暗示了季节的清新与离别的感伤并存。次句“尽日掩柴门”,写出诗人独自在家,整日关闭柴门,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好句有时得”暗示诗人虽然内心愁苦,但仍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寄托情感,表明他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然而,“穷愁无复言”则揭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苦和内心的愁绪,已经无从诉说,只能默默承受。

“晓迟江上棹,夜宿月明村”两句,通过描绘友人旅途中的景象,想象友人在江上划船,夜晚借着明亮月色投宿村庄,进一步强化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未必不相忆,往来劳梦魂”,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不能相见,梦中也会常常想念对方,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分离的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别后的心境,以及对彼此之间深深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5)

黄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杰臣。1829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东岸乡(现为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东岸村),出生月日不详。医学家、教育家。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之一,第一位留英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学成归国后从事临床与教学,医术精深,尤擅外科。成功进行中国首例胚胎截开术。他是最早任海关医务处医官的中国医家,又是中国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教师之一

  • 号:绰卿
  • 生卒年:1829—1878

相关古诗词

鸣谦堂雅集听友人弹琴

我心寄山水,何处忆高人。

不觉虚堂上,玄音倍入神。

泽龙吟正歇,巢鹤倦方伸。

物理通幽意,相期若比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元日集草屩庵望大通寺柬镜波上人

不争绮陌逐飞尘,云水偏留此日身。

只履何年遗故迹,一镫彼岸忆传人。

青消烟雨蘋非远,绿泛溪桥柳渐匀。

顾我倦吟归尚早,欲将片舸问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夏日集五松堂观邻寺菩提树影

灵根千载忆传镫,片影移来暑化冰。

说有还无终不著,似空无色亦何凭。

墙东席地分吟客,树下蒲团入定僧。

留得浓阴长落此,青松白石即良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拟筑别业先柬陈元孝先生

花满名山渐渐阴,久拌生计任浮沈。

一樽美酒供清夜,几度疏风寄短吟。

身隐已忘天子贵,交疏总得故人心。

谁云兴尽山阴道,共纪桃源岁月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