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郎中知和州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

伯父历将相,兄弟皆烜赫。

前罢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独将海松归,夸与都下客。

今去乌江边,寂寞空旧迹。

当求虞姬草,无风舞随拍。

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欢,平时遗吏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陈郎中知和州》,通过对陈郎中的描绘,展现了他出身显贵、仕途显赫的家庭背景。"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两句,赞美了陈郎中的身份和即将赴任的地方官。接着提到他的伯父曾为将相,家族声名显赫。

诗中提及陈郎中之前在永嘉任职时,深受百姓爱戴,以至于离任时民众沿途夹道相送,场面盛大。然而,现在他要去的是乌江边的和州,显得有些寂寞,只有旧迹可供凭吊。诗人想象陈郎中可能会寻找虞姬当年的芳草,寄托哀思,而乌江月色则增添了寂寥之感。

"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描绘了和州的开阔景色,希望这能给陈郎中带来一些慰藉。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陈郎中的祝愿,希望他在任上能与当地百姓共欢乐,同时也能公正处理政务,不负百姓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既赞美了陈郎中的身份和前任政绩,也寄寓了对新任地方官的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陈殿丞知韶州

韶州使君行,请问韶石名。

传闻古帝舜,石上奏九成。

凤皇为之下,朱鸟不复鸣。

旧祠亡玉琯,四序安得平。

至今南方热,腊月裘服轻。

事外共废酒,曲江风物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

列藩环王都,遂分东西道。

统制连别京,守臣多硕老。

外台持权纲,才具必美好。

公今且更践,入用颇不早。

乃令山东粟,饷馈岁可保。

古路趋汶阳,长风吹绿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本以谏诤称,今以财赋用。

所为各有能,何必于兹重。

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

敛之为公上,岂是与民共。

民方苦久弊,将缺太平颂。

有利得设施,无不可抑纵。

大都守绳墨,曷异虱处缝。

从来许国心,曾未苟禄俸。

愿无输羡馀,终亦归侍从。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相公秉文武,视卒如婴儿。

今往佐其军,岂不重抚绥。

我有愚者虑,赠君临路岐。

相公居并州,拓土曾不疑。

羌戎起潜变,一旦覆我师。

我师无不勇,将吏实易之。

常抱雪耻志,此旨君所知。

兵家尤戒贪,持重养以威。

正当土门路,自昔屯虎貔。

朔朝及旬望,大校饫酒卮。

未若投单醪,共饮河水湄。

古人维其均,今人意参差。

临事欲之死,身往心已移。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

愿君因议论,兹语何难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