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辛未四十四岁在沈阳东北大学

絮云贮彩,玉气涵空,孤抱先冷。

俊约寻秋,平步露台清迥。

眼阔休伤关塞远,语寒初觉星辰并,甚无端,数沙虫浩劫,人天悲哽。

正是处莲灯凄炯,蘸水荒魂,零乱难定。

回首南中,烟液涨天千顷。

剩有幽怀招楚魄,忍持密意规秦镜。

料嫦娥,也含颦广寒愁凭。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开篇“絮云贮彩,玉气涵空,孤抱先冷”,以自然界的景象起兴,云彩如絮,玉气笼罩着天空,给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接着,“俊约寻秋,平步露台清迥”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但同时也暗示了寻找美好却难以触及的失落感。

“眼阔休伤关塞远,语寒初觉星辰并,甚无端,数沙虫浩劫,人天悲哽。”这一段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边塞的思念与哀伤,以及对宇宙浩渺、生命短暂的感慨。尤其是“数沙虫浩劫,人天悲哽”,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接下来,“正是处莲灯凄炯,蘸水荒魂,零乱难定。”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莲灯”、“蘸水荒魂”等意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迷茫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挣扎。

最后,“回首南中,烟液涨天千顷。剩有幽怀招楚魄,忍持密意规秦镜。”这两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回顾过去,南中的烟波浩渺,另一方面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楚魄”、“秦镜”的引用,增加了词作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料嫦娥,也含颦广寒愁凭。”结尾以嫦娥的形象收束全词,不仅增强了词作的浪漫色彩,也借嫦娥的孤独与忧愁,映射出诗人自身的寂寞与无奈。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辽吉沦陷,东北诸生痛心国难,自组成军,来征军歌以作敌忾之气。为谱此调与之

禹域尧封,是谁使、金瓯破缺?

君不见、铭盂书鼎,几多豪杰。

交阯铜标勋迹壮,燕然勒石威名烈。

忍都将神胄化舆台,肚肠裂。天柱倒,坤维折。

填海志,终难灭。挽黄河洗净,神州腥血。

两眼莫悬阊阖上,支身直扫蛟龙穴。

把乾坤大事共担承,今番决。

形式:

满江红.避日寇入北京。凭庑愁坐,示内子惠君

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

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

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

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年过往,如飞翼。

人未老,情非昔。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

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

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形式:

水调歌头

银液写溟澥,绀宇正旻天。

独弦聊永今夕,哀响彻千年。

坐惜团圞明镜,迸裂千堆雪浪,零乱玉光寒。

搅起馋蛟怒,争攫海云间。动吟魂,惊幻景,破愁眠。

浮尘转毂,几人曾见缺时圆。

乞取冰壶清泚,净洗凡情迷眼,何处觅亏全。

试看山河影,终古自娟娟。

形式:

解语花.壬申四十五岁寓北京

烘莲旧节,唳鹤严城,危睇酸风射。

绀烟浮瓦,觚棱外、悄悄素蟾西下。

悲挝变雅,暗惹起、愁丝千把。

清漏阑,犹倚香篝,冷绣薰残麝。

还记珠光不夜,称承平年少,人物妍冶。

翠鞯朱帕,笼纱底、对立秀发骄马。

豪华梦也,休苦怨、狂飙吹谢。

争奈他、深锁千门,教好春都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