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诉衷情(其一)拟古

江路。风雨。春又去。掩重门。楼上暮山翠,锁愁痕。

烟草弄黄昏。王孙。好怀谁与论。暗消魂。

形式: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花间诉衷情·其一》(拟古)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江路。风雨。春又去"三句,以江边小路、风雨交加和春天的离去,渲染出一种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氛围。"掩重门。楼上暮山翠,锁愁痕",写主人公独自掩门,凝视远方暮色中的青山,山色似乎也承载了他的愁绪,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烟草弄黄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黄昏时分,烟草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低语着无尽的哀愁。"王孙。好怀谁与论",这里的"王孙"可能象征着远行或失落的贵族子弟,他的满怀心事却无人可以倾诉,孤独无依。"暗消魂"四字,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黯然神伤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孤独寂寞的深刻感受,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花间诉衷情(其二)拟古

昼永。人静。花弄影。小红妆。斜倚画阑畔,看鸳鸯。

风暖思悠扬。横塘。桃花流水香。盼刘郎。

形式:

花间诉衷情(其三)追配曹居竹翁旧作

深院。人倦。春去远。绿阴寒。宿酒睡初醒,凭阑干。

梅子翠团团。小鬟。试攀荐雕盘。爱微酸。

形式:

鬲溪梅令.和南金鸳湖舟中韵

几年不到画桥西。路依稀。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

笛声何处悲。故人不见梦魂迷。草萋萋。

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相思无尽期。

形式: 词牌: 鬲溪梅令

玲珑四犯.秋感

秋晚登临,渐古驿丹枫,初试霜信。

暝宿河桥,长记画桡乘兴。

清夜载酒呼灯,向水面琵琶曾听。

想那时席上歌舞,多少旧家风韵。

茂陵投老惟多病。好清怀、怎堪提省。

西风又动江湖梦,欢事今谁领。

重见纵有后期,怕冷袖、弓腰难认。

最恼人,沙上孤雁,落寒成阵。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