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池上芙蓉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九月时,江南的花都开结束了但这个芙蓉还在河中开着。
就像美人隔着水笑盈盈的太阳落山时,有了一种愁绪下了露水。
月亮中有很冷的感觉起了风,衣带飘飘,是秋天的味道了。
看着它也不用忧伤老大不小了另有池塘中一种幽雅的情怀。

注释

芙蓉:此处为水芙蓉,即莲花。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miǎo)渺愁。
玉盘:指荷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江南的景象,以钱氏池中的芙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愁的氛围。首句“九月江南花事休”点明时节与地点,暗示着秋季的来临和花期的结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芙蓉宛转在中洲”一句,将焦点转向池中的芙蓉,用“宛转”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芙蓉的姿态,仿佛在水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柔美。

“美人笑隔盈盈水”一句,通过想象中的“美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这里的“美人”不仅指真实的女子,也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她隔着水面微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落日还生渺渺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不仅渲染了黄昏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离别的感伤。

下半部分,“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两句,继续描绘了池边的景致。露珠如珍珠般点缀在芙蓉之上,金殿(可能是指阳光下的宫殿或建筑)在露水的洗涤下显得格外冷清,而微风轻拂过女子的罗带,带来了一丝秋天的气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最后,“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并未感到悲伤,反而发现了另一种美——池塘的幽静与深邃。这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景描绘上,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九月江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一)

密叶参差漏夕阳,溅溅寒玉漱回塘。

玄言消尽人间事,一壑松风满鬓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画(其二)

寂寞平皋带浅滩,幽人时共夕阳还。

水禽飞去疏烟灭,目送秋光入断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追和钱舜举山居韵

翠深山带屋,绿净水通门。

泉石情还重,丘园道自尊。

种莎添野色,留竹护篱根。

乐事惟心会,休逢俗子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荅子重东城见怀之作

愁云薄层汉,北雁鸣羁栖。

天寒霜雪繁,零叶被长堤。

远洲宿修莽,曲路纷留荑。

南窗梦佳人,觉来隔山溪。

幽期不得将,日暮闻莎鸡。

秋风日已至,兰舟一何稽。

忧思无能解,起行涉荒畦。

独言畴与晤,樽酒为谁携。

终然无所适,归来对青藜。

素书自何来,展读情更悽。

人生贵恊志,何用悲秦齐。

结交不从中,对面分云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