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酌对盆兰有感

山中酒一樽,樽前兰一盆。

兰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读离骚,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难言复难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兰根。

或者千载后,清香满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山中有一壶酒,壶前一盆兰花。
兰花倒映在酒杯中,仿佛湘水女神的灵魂。
我借着酒意诵读《离骚》,想要召唤湘水女神。
湘水女神无法召唤,此时正是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
春天的事物已经这样,难以言表,更难以言尽。
姑且借这杯酒,祭奠这幽深的兰根。
或许千年之后,兰香会充盈天地之间。

注释

山中:山里。
酒:酒。
一:一。
樽:酒壶。
兰:兰花。
盆:盆栽。
落:倒映。
酒卮:酒杯。
疑:似乎。
湘原:湘水女神。
乘醉:借酒意。
读:诵读。
离骚:古代诗歌。
意欲:想要。
招:召唤。
桃李花:桃花和李花。
繁:盛开。
春事:春天的景象。
已:已经。
如此:这样。
难言:难以表达。
聊借:姑且。
一卮酒:一杯酒。
酹:祭奠。
幽兰根:幽深的兰根。
千载后:千年之后。
清香:清雅的香气。
满:充满。
乾坤:天地。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著的《午酌对盆兰有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饮酒赏兰的情景。首句“山中酒一樽”,简洁地勾勒出诗人隐逸的生活环境和孤独的品酒之态。接着,“樽前兰一盆”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清雅的氛围,兰香与酒香交织,增添了诗意。

“兰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运用了比喻,将兰影倒映在酒杯中的景象比作湘水女神的幻影,展现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湘水传说的联想。诗人借酒浇愁,醉中诵读屈原的《离骚》,试图召唤湘水之灵,但“湘原不可招”,暗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桃李花正繁”则以盛开的桃花李花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前文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疏离和对超脱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春事已如此,难言复难言”,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只能借酒表达对幽兰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饮酒赏兰这一日常场景,寓含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高洁情操的坚守,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微妙处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无题

镜中看青山,山色非尘寰。

月中看水光,全胜日中看。

山水本无改,所遇成异颜。

朝过齐王门,暮叩西秦关。

人生贵知己,不遇何不还。

了了心自定,我居山水閒。

形式: 古风

无题

秋色薄山色,黄叶溪景瘠。

出门欲何之,失笑坐溪石。

冥鸿入层霄,感次万里翼。

手中铁拄杖,睨视难枉尺。

起舞衣袂扬,不借西风力。

浩浩天地閒,谁能省头白。

形式: 古风

长儿深生日集经语示之二首(其二)

君子之容舒,吉人之辞寡。

有常则可矣,欲自得之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长儿深生日集经语示之二首(其一)

惟友于兄弟,惟顺于父母。

无忝尔所生,造端乎夫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