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其五)

回看艺苑似华宫,趺坐燃灯夜夜同。

今日话头提柏子,当时心上静雕虫。

观空一念齐今古,幻有千词不露风。

闻说文人多慧业,依稀前世亦禅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出家(其五)》由明代僧人释今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家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

首联“回看艺苑似华宫,趺坐燃灯夜夜同”,诗人将艺术殿堂比作华丽的宫殿,而自己则如同在宫殿中打坐的修行者,每日夜晚伴随着灯火进行冥想。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庄严与宁静,也隐喻了艺术与修行之间的相通之处,即都需要专注与内心的平静。

颔联“今日话头提柏子,当时心上静雕虫”,“提柏子”可能是指在日常修行中关注的某个具体事物或念头,以之作为修行的起点或线索。“静雕虫”则是形容过去在世俗生活中的忙碌与纷扰,如今的心境已如雕虫般静谧。这两句诗表达了从世俗到修行的转变,以及在修行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放下。

颈联“观空一念齐今古,幻有千词不露风”,“观空一念”意味着在修行中洞察到一切现象的本质为空无,每一念都与古今相通,体现了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幻有千词”则指修行者在语言文字中寻找真理时,发现所有表象都是虚幻的,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言语的表达,而在于内心的领悟。这一联强调了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超越语言和表象,达到内心的纯净与智慧。

尾联“闻说文人多慧业,依稀前世亦禅翁”,诗人提到文人往往具有智慧的事业,暗示自己的修行之路或许与前世有着不解之缘,或是前生也曾有过类似的智慧追求。这一联既是对自身修行的肯定,也是对文人智慧的一种敬仰,同时流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家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以及在修行中对自我、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哲理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35)

释今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张百淇

不除豪气让名流,已着袈裟万虑休。

使酒灌夫曾误学,搥琴安道敢同俦。

新来解破三般惑,那肯还添一段愁。

梦里故人谁是幻,忽惊钟断悟浮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黎方回务光兄弟至

少年同学款茅茨,愁思潸然欲语迟。

乍见一惊新耳目,关情频叹旧须眉。

休于象服论今昔,且爱书斋接水湄。

从此柳门深掩着,月明乘兴得敲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灯阑

明灭孤檠剩一身,花残时似可怜春。

釭昏雨气红将褪,壁带寒烟暗欲匀。

风叶夜猿愁并悄,女萝山鬼若为邻。

上林雁足悬知好,黯淡无因得认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俞赓三

怜君万里得为官,乱后文章只自宽。

儋耳志成双鬓改,峨眉家在独归难。

卜居亦种乡园树,访古多寻梵刹竿。

正是爱閒閒便是,随方九节凿龙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