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高僧塔

寺倚四僧传,僧今已蜕蝉。

塔随蓁棘老,德与苾刍全。

翠滴添衣重,云低染屦鲜。

何年山脊断,飞去玉蜿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及其附属的高僧塔,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历史沧桑感。

首联“寺倚四僧传,僧今已蜕蝉”,以“四僧”象征寺庙的历史深厚,暗示了僧侣们已经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如同蝉蜕般完成了生命的轮回。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意象,将僧人的离去比作蝉蜕,既表达了对僧侣们精神传承的敬仰,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塔随蓁棘老,德与苾刍全”,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现状。塔身随着周围的蓁棘(杂草)一同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变迁,而僧侣们的道德品质却如同苾刍(佛教中的一种僧侣)一般,始终保持着纯净和完整。这一对比,突出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差异,以及精神追求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价值。

颈联“翠滴添衣重,云低染屦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翠绿的水珠仿佛给僧侣们的衣物增添了一份重量,而低垂的云彩则将僧侣们的鞋子染得格外鲜艳。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僧侣们修行的深沉与内心的纯净,如同自然界的美好一样,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尾联“何年山脊断,飞去玉蜿蜒”,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寺庙命运的思考。山脊的断裂象征着寺庙可能遭遇的某种变故或衰败,而“飞去玉蜿蜒”则可能是对寺庙最终消失或涅槃的想象,蕴含着对历史变迁和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这一联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和高僧塔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对时间、生命、自然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山璎珞桧

雪枝新纵纵,霜子旧玲玲。

漙露烦添缀,萦风缓剪零。

贯珠烦蚁度,编贝倩谁经。

瑶草随山尽,来寻千岁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酬赵西里游虎丘(其一)

相携上郁峨,舟似叶随波。

寺压秋痕瘦,云沉古迹多。

远舒高处望,清递隔船歌。

尽写吴中胜,新吟细濯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酬赵西里游虎丘(其二)

曾说剑池游,风烟入校雠。

台孤头点石,窞迥趾翻鳅。

彩鹢山前棹,青鸾水上楼。

暮关须小待,款曲尽觥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蠡口

未谋人国已谋身,往事无从问水滨。

游鹿谆谆犹在耳,平湖淼淼忽扬尘。

寺明丹垩低檐古,树饱风霜老节新。

又理阖闾城外棹,更无鸥鸟傍青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