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呈何公

几年开府汉中丞,去后功名何武称。

荆楚军储遮海过,潢池兵气向秋澄。

尚书北斗天喉舌,司寇西曹帝股肱。

耆旧即今推济美,清朝剑履坐相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再呈何公》,通过描绘何公在汉中的功绩与影响,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上的卓越贡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开府”、“功名何武称”、“军储遮海过”、“兵气向秋澄”等,不仅展现了何公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其对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首联“几年开府汉中丞,去后功名何武称”,开篇即点出何公在汉中的任职经历及其离任后的巨大影响力,暗示其治政之效显著,如同汉武帝时期的名臣何武,留下深远的功业。

颔联“荆楚军储遮海过,潢池兵气向秋澄”,进一步描绘何公在军事方面的成就。通过“军储遮海过”形象地展示了其在后勤补给上的卓越组织能力,而“潢池兵气向秋澄”则以秋天的宁静景象隐喻战争的平息,暗示何公成功地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颈联“尚书北斗天喉舌,司寇西曹帝股肱”,将何公比作朝廷中枢的关键人物,比喻其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如同北斗星指引方向,又如司寇(古代官职)辅佐帝王,是不可或缺的支柱。

尾联“耆旧即今推济美,清朝剑履坐相仍”,表达了对何公德行与能力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其在当今社会仍然受到尊敬和推崇的肯定。同时,“清朝剑履坐相仍”这一细节,可能暗含着对何公虽已离任,但其影响依然深远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公事迹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贤能之士的尊崇与期待,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春夜同元美子与子相过公实

西山落日照金茎,北阙春阴覆禁城。

湖海百年今夜酒,风尘五子异时情。

和来白雪俱高唱,自附青云起大名。

不独诸郎关象纬,真人应更为东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万言卿明府之长兴

逐虏将军度漠回,黄金犹自满燕台。

请缨惭我为齐客,制锦多君更楚材。

城上春云天目出,帘前秋色太湖来。

弦歌暇日能相忆,花里新诗过雁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范敬甫之闽中

共看骢马使君贤,开府东南日月偏。

海峤秋阴分越树,人家雨色散闽天。

朝廷记忆江城久,词赋知名水部前。

还拟主恩头白里,时危相赠祖生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日同子与子相过公实时公实在告

空堂隐映石榴殷,花里幽期白昼间。

染翰风云随上客,开樽雷雨过西山。

赋成敢避能惊座,酒罢何妨善闭关。

况值怀沙千古怨,那堪骑马独醒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