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家见秃翁,欢笑走儿童。
坡竹势飞动,楚兰香暗通。
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风。
世事非吾分,何妨诗自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诗人遇见一位光头老翁,孩子们围绕着他欢快地奔跑,展现出乡间淳朴的民风。山间的坡竹随风摇曳,仿佛动态的画卷,而楚地的兰花幽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诗人邀请老翁共享清静之地,共扇自然之风,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无意于世俗之事,只愿以诗书自娱,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田园诗意,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豪情。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相对两衰翁,此心无复童。
幸叨无事坐,贫欠有钱通。
菜粥琴书画,梅花雪月风。
黄尘在门外,劳隐是英雄。
老境途迎作梦看,出门相送是愁端。
分携不去有心在,长揖无言回首难。
雾雨暗山家信远,春风吹笠客心寒。
儒生例是多劳役,幸得琴书路尚宽。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
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
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滔滔世事黯难言,忽忽光阴况晚年。
草野姓名萤爝里,江湖消息马风前。
论交有得无新故,处变如常是圣贤。
何幸相知足磨琢,言诗须到赐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