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四景(其四)天妃池桥

一川宫柳绕雕栏,浓碧浮空迥接天。

借问生仙人去后,果曾亲到玉皇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

首句“一川宫柳绕雕栏”,以“一川”形容广阔的视野,宫柳环绕着精美的雕栏,营造出一种皇家园林的庄重与雅致。这里的“宫柳”不仅指柳树,也暗含了皇家的尊贵与繁华,而“雕栏”则进一步强调了建筑的精美和历史的沉淀。

次句“浓碧浮空迥接天”,“浓碧”描绘了柳树的翠绿之色,仿佛在空中浮动,与天空相连,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句诗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将地面的柳树与天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氛围。

第三句“借问生仙人去后”,引入了一个关于仙人的传说,似乎在询问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仙人,是否真的有过与天界接触的经历。这一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想象。

最后一句“果曾亲到玉皇前”,是对上一句的回应,表达了对仙人是否真正到达过天界的肯定或疑问。这里“玉皇”是道教中的最高神,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整句话充满了对神话传说的向往和对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4)

马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府观(其一)

地控神仙府,山藏太乙坛。

云飘萝洞湿,月射玉炉寒。

瑶草青堪掇,石英秀可餐。

至人何处所,寂寞九还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紫府观(其二)

葛子宾仙去,犹存不死乡。

支缠馀鸟雀,栋宇自齐梁。

玉笈开龙藏,金箱贮虎床。

遥看炼砂处,真气尚微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淮上逢董浔阳太史归湖州赋此言别

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

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

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

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水心亭阅试水战

孤亭落木郁萧萧,百二楼船斗海潮。

夹岸旌旗回日月,中流金鼓薄云霄。

波摇水色明朱胄,秋入山容射锦标。

试问临江诸将士,先声谁似霍嫖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