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风剪裁寒,烟丝织暝。画楼西畔深深径。

新妆才罢上帘迟,有人偷觑花前影。

翠袖凉生,黄昏酒醒。凭阑祗觉芳心警。

一场春梦不分明,东风昨夜桃花井。

形式:

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风剪裁寒,烟丝织暝”,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春寒料峭、烟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画楼西畔深深径”,进一步描绘了通往内心深处的小径,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隐秘与孤寂。

“新妆才罢上帘迟,有人偷觑花前影”,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缓缓走上帘幕,似乎在等待什么,或是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有所期待。然而,她又似乎有所顾忌,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羞涩。同时,暗中窥视的“有人”则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悬念。

“翠袖凉生,黄昏酒醒”,随着夜色渐深,女子的衣袖上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而此时的她或许已经酒醉初醒,思绪万千。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凭阑祗觉芳心警”,站在栏杆旁,女子的心灵仿佛被触动,警觉起来。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反应,更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一场春梦不分明,东风昨夜桃花井”,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似乎做了一场关于春天、爱情与梦想的模糊梦境,而这一切都在昨夜东风的吹拂下,如同桃花落入井中,既美丽又稍纵即逝,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与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略带哀愁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庭下桃花十四年前手植物也,归来已三度开花矣。抚身世之如萍,惜流光之似水,慨然寄咏,情见乎词

武陵春色移来,嫣然竹外枝三两。

盈盈一水,东风送到,玉人双桨。

崔护重游,殷勤留恋,去年门巷。

羡芙蓉生在,秋江风露,浑不作,人閒想。

细把娇枝认取,问朱颜、别来无恙。

红潮晕颊,粉痕渍泪,春情盎盎。

绣户无人,仙源何处,花前惆怅。

怕明朝细逐,杨花点点,满空阶上。

形式:

疏影.柳

颦青晕碧。又黛眉乍展,摇弄春色。

金粉南朝,多少楼台,一抹烟痕如织。

灵和殿里风流尽,更莫问、梁园宾客。

剩缕衣、零落湖湘,旧日舞腰无力。

话到隋堤故事,锦帆自别后,难觅陈迹。

三起三眠,一颦一笑,只傍红阑桥侧。

深闺何限封侯梦,镇几度、翠楼相忆。

向陌头、绾住东风,问讯故人消息。

形式:

高阳台

度柳风尖,拚风雨猛,流年容易春深。

乍卷帘衣,后堂芳树愔愔。

天涯处处生芳草,甚东风、偏长红心。懒追寻。

香冷金炉,徽冷瑶琴。

春来无限悲秋感,恰今宵酒醒,月上花阴。

凤纸收将,相思枉托青禽。

秋眸早割柔肠断,况香桃、瘦骨而今。最难禁。

绣户萧萧,虚幌沈沈。

形式:

绛都春.和梦窗

钗梁旧燕。怅尘满镜台,奁衣慵换。

笛里暮愁,琴里秋心春痕短。高楼明月吹箫伴。

隔瀛海、仙山天远。乱莺啼后,碧苔院宇,履綦谁见。

江馆。萧萧夜雨暮云外,尚把鸾音凝盼。

骑省费词,元相悲怀谁深浅。朱颜省识春风面。

倩谁写、真真行看。芳魂纵使招来,怕随梦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