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墓

一别松楸又一年,归来拜扫一茫然。

老乌下竹窥盘饤,稚子攀松挂纸钱。

心断野花春色里,愁生杜宇夕阳边。

东风不管流年事,只向西湖送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拜墓》是元代诗人马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拜祭先人墓地时的复杂情感与场景。

首联“一别松楸又一年,归来拜扫一茫然。”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归乡情境。诗人离开家乡已有一年,再次踏上故土,面对熟悉的松树与坟头,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茫然感。这里运用了“松楸”这一意象,象征着逝去的亲人与岁月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

颔联“老乌下竹窥盘饤,稚子攀松挂纸钱。”进一步描绘了拜墓时的细节。老乌鸟儿从竹林中飞下,好奇地窥视着祭品,而孩子们则在松树上攀爬,挂上纸钱以示敬意。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传承。

颈联“心断野花春色里,愁生杜宇夕阳边。”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春天的野花中,诗人的心灵被触动,思绪万千;而夕阳西下,杜鹃鸟的啼鸣更添了几分愁绪。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东风不管流年事,只向西湖送管弦。”以东风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尽管东风吹过,却并未理会人间的悲欢离合,只是向着西湖送去乐声,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还要继续,快乐与悲伤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一联以景结情,寓意深刻,给人以深思。

综上所述,《拜墓》一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野外

野外萧条景更佳,牧童将犊卧晴沙。

白鸥长绕分鱼市,红杏深藏卖酒家。

倦向客程添懊恼,老看春事厌纷哗。

田翁也学青门隐,料理荒畦自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忽忆

忽忆行年五十五,扰扰得失枯人肠。

金鱼绿酒我须换,苍狗白衣谁可量。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态怕著新衣裳。

亲朋相别万里外,一字不到三年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谩成

暖催花雨湿行尘,脉脉凭轩欲损神。

閒忆少年如昨日,只疑乐事是前身。

黄鹂紫燕春仍好,剩水残山物自新。

可惜白鸥波浩荡,扁舟老却钓鱼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伤废冢

春风习习吹花木,千山万山一齐绿。

日午诸村社鼓喧,田家小儿健如犊。

閒来徒步上前冈,累累古冢相攒簇。

荷锄老叟向我言,元是前朝贵人族。

贵人在时势绝伦,后拥前遮来绣毂。

并吞邻土孰敢嗔,回山转水开林麓。

相连冈干成一丘,斸断云根埋宝玉。

大书功德纪丰碑,直向山前起华屋。

子孙拟作千年计,尽是老夫亲拭目。

星移物换水东流,泉下知谁伴幽独。

翁仲双双卖与人,留得三竿两竿竹。

寒食不见纸钱飞,只有啼鹃替人哭。

又说东家来卜地,役夫日夜喧山谷。

天理苍茫不可知,后车须看前车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