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八)南汉刘鋹据岭南良将征之鋹教象为阵以禦我集劲弩射之奔鋹遂诣辕门䧏为象斯奔第八

象斯奔,扩南爝。开重昏,揭两曜。通粤海,接闽徼。

虏初弗知,跳踉以戏。敢持厥鷇,雏斗与隼,俱力索。

气销始就缚。三早凯旋,奏戎乐。

威神出自天,显彼帝略。千秋万年,烝庶和且延。

形式: 鼓吹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濂对南汉刘鋹在岭南地区抵抗征伐的情景进行的描述。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

"象斯奔,扩南爝",以象奔腾的形象,象征着战场上的激烈冲突,同时也暗示了南方的烽火连天,局势动荡不安。

"开重昏,揭两曜",通过开启黑暗,揭示日月,寓意战争驱散了混乱与黑暗,带来了光明与秩序。

"通粤海,接闽徼",描述了战争的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岭南地区,还触及福建边界,显示出战争的规模宏大。

"虏初弗知,跳踉以戏",描绘了敌人起初不知所措,后来却轻敌冒进,最终陷入困境。

"敢持厥鷇,雏斗与隼,俱力索",通过鸟兽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战斗中的勇猛与残酷,勇士们不畏强敌,奋力搏斗。

"气销始就缚",意味着在激烈的战斗后,敌方被制服,战争得以结束。

"三早凯旋,奏戎乐",描述了胜利归来时的欢庆场景,军乐齐鸣,庆祝胜利。

"威神出自天,显彼帝略",强调了胜利是上天的旨意,也体现了帝王的策略与智慧。

"千秋万年,烝庶和且延",表达了对长久和平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永远繁荣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复杂,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胜利的赞美。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九)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䧏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

维彗出柳,六合布新。矧此弹丸,何敢不臣。

彫弓宛转,铁骑参潭。天堑未度,已无江堧。

帝诏将臣,俟其来宾。慎毋疾击,以病吾民。

长蛇成围,不异祥麟。孱王既䧏,市无惊尘。

大宣皇化,覃于至仁。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十)太宗既继大统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献漳泉二州为拓闽关第十

闽关屹南纪,上应牛女星。

南将窥瘴海,东或带沧溟。

五季失羁御,藩镇擅甲兵。

太阿既倒持,僣窃渎恒经。

谁欤据二州,于此建节旌。

予夺自已出,况复望来庭。

太宗嗣宝符,涣号风霆行。

稽首归厥命,覆冒仰王灵。

鞮译通绝域,圭贽集明廷。

神猷杳难测,穆穆臻泰清。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十一)吴越王钱俶见上威德日盛尽献其土地为吴越归之十一

皇王握神契,重华叶帝谟。

神兵从天下,歘忽千万馀。

挥戈日为回,投鞭海成枯。

奋击八极间,健疾飞电如。

钱氏最先觉,方物久内输。

终知乔岳尊,邱阜欲何须。

登民献天府,不烦神戈诛。

帝德统罔极,万国混车书。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十二)海内咸臣唯北汉假息汤釜上亲征之其主刘继元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为克戎逋第十二

汾晋十万甲,数叶僣为君。

蟠根欲弗拔,毒虐我烝民。

圣人摅武师,威烈赫然振。

刀戟夜生火,出入动若神。

方将藏下地,䀜已凌高旻。

有城皆作醢,无甲不为尘。

戎逋胆已落,举族悉来臣。

群氓如流鱼,挈置瀛海津。

自兹遂生育,陶然履太淳。

阪泉著轩德,母浦明尧勋。

赫赫炎德殷,永世同不泯。

形式: 鼓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