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叶翰林

翰林气英发,博学起徒步。

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

出入三千岁,差池千一遇。

青云得自致,白眼与俗迕。

劲节凌秋旻,玄文匿深雾。

尺璧可令毁,坚石难使铸。

董生胶西相,贾子长沙傅。

终疑希世才,良用制作误。

衔悲去修门,觖望动行路。

落落长松姿,岁晏悴霜露。

平生慕高名,邂逅隔清晤。

心许千金剑,无由挂君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此挽诗以“翰林气英发”开篇,描绘了叶翰林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形象。诗人通过“博学起徒步”赞其勤勉求知之态。接着,“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点明其早年即显卓越才能,能为时局所用。

“出入三千岁,差池千一遇”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叶翰林非凡的才能难得一见。接下来,“青云得自致,白眼与俗迕”两句,既表达了对叶翰林追求高远理想的赞美,也暗含对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的肯定。

“劲节凌秋旻,玄文匿深雾”则以松柏喻人,赞扬叶翰林品格坚韧,即使在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而“尺璧可令毁,坚石难使铸”则进一步强调了叶翰林才能的珍贵和不易被磨灭。

“董生胶西相,贾子长沙傅”引用历史典故,将叶翰林比作古代贤臣,暗示其有望成为国家栋梁。然而,“终疑希世才,良用制作误”两句转折,表达了对叶翰林命运多舛的惋惜之情。

最后,“衔悲去修门,觖望动行路”描绘了叶翰林离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哀痛之情。“落落长松姿,岁晏悴霜露”以长松象征叶翰林的遗风永存,即使在岁月的霜露中也依然挺拔。“平生慕高名,邂逅隔清晤”表达了诗人对叶翰林高尚人格的仰慕,以及未能深入交流的遗憾。“心许千金剑,无由挂君墓”则是对叶翰林英年早逝的深切哀悼,表达了希望将其精神永存于后人心中的愿望。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端居

端居亦无赖,幽赏每多违。

扁舟试独泛,鸥鸟肯相依。

日暮无所诣,兴尽复还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答黄寺丞九月二十一日出郊

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读三国志

独夜一卷史,上寻千岁间。

咄嗟兴废更,俯仰朝市迁。

古人病无闻,愚智矜后先。

共乐无穷中,正如朝露然。

向观功名际,自以皆万年。

迩来令人悲,蚊蚋过目前。

安得谢浮俗,高举凌九天。

捐书以绝学,寄心崆峒仙。

形式: 古风

十二月二十一日雪中早朝

海风水群飞,中夜满城雪。

闻鸡倒衣起,犹谓庭下月。

出门望天地,高下同莹洁。

念非汗漫期,驱马正迷辙。

我本江湖人,云端想华阙。

今来恍自失,旅唱空愁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