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一)

径转孤峰外,霞明仙苑边。

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

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王少参一同游览清虚观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虚观的幽静与神秘。首句“径转孤峰外”,以动态的视角引入,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脚步,穿越曲折的小径,最终抵达孤峰之外的清虚观。接着,“霞明仙苑边”一句,运用了色彩对比,将霞光与仙苑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清虚观的历史悠久和神秘气息。瑶华,象征着珍贵的宝石或美好的事物,这里指代清虚观中的珍稀之物;丹灶,则是炼丹之处,暗示了清虚观曾有过修道炼丹的活动。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清虚观历史的追忆与敬仰。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则描绘了清虚观内景的静谧与空灵。洞古,意味着洞穴古老而深邃;云长合,形容云雾缭绕,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神秘感;堂虚,指殿堂空旷,日独悬,日光独自悬挂于空中,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光线的独特。

最后,“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点明了此次游览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共同的感受与体验。王烈,可能是指王少参,也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王烈,这里借以表达对清虚观的崇敬之情。共咏紫芝篇,既是对清虚观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古代高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清虚观的自然之美、历史之深和人文之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二)

逸思驾天风,飘飖出半空。

山川云日里,楼阁画图中。

洞隐千年鹿,潭飞万里鸿。

平生慕仙迹,此地即崆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三)

金扉凌倒景,玉女俨层台。

地静人同鹤,峰奇锦作苔。

乱云行处起,清吹坐中来。

仙驾杳不至,谁将宝箓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四)

山晚鸟犹吟,穷幽此日心。

危途愁作客,胜境欲抽簪。

紫涧松风满,瑶坛花雾深。

归来应梦到,缥缈翠云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边城见燕子

寥落边城里,还看燕子来。

主人宁见妒,蓬户定频开。

地迥巢难就,风寒羽易摧。

翩翩怀旧侣,何处傍池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