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二)

飞盖行山径,穿松过野桥。

雾连江树暝,天接岭云遥。

过客多随伴,居民半是樵。

前行无传舍,借榻度今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山间行旅的画面。首句“飞盖行山径”,以轻盈的车盖比喻行人的速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穿越山林小道的情景。接着,“穿松过野桥”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自然环境,松树与野桥相映成趣,增添了旅途的野趣。

颔联“雾连江树暝,天接岭云遥”运用对仗,写出了山中雾气弥漫,江边树木在暮色中显得朦胧,天空与远山的云层相连,展现出山川的辽阔与深远。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过客多随伴,居民半是樵”则转向人事,描述了旅途中常见的情景:行人大多结伴而行,而沿途的居民多数从事伐木为生,反映了当地的生活状态和风俗。

尾联“前行无传舍,借榻度今宵”表达了诗人因找不到住宿之处,只能暂借村民的床榻过夜的无奈与期待,流露出旅途中的艰辛与人情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富有生活气息和诗意。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三)

雨足山田稔,秋高涧水清。

路从云外绕,人在瘴中行。

野草齐腰长,幽花照眼明。

劳劳苦行役,端只为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过乌兜宿郭秀才家

晚过乌兜里,时逢难弟兄。

茶烟秋院寂,灯火夜堂清。

缓带移时坐,开樽待月明。

来朝人别后,门掩读书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蚤起

五更鸡唱酒初醒,桂影横阶月满庭。

门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烛吐夜烟青。

林含爽气生灵籁,山接长河见落星。

宦海茫茫无定所,自怜踪迹类飘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夜与徐兵宪东轩小坐

桂香庭院酒微醺,戍鼓迟迟夜欲分。

对客披襟还促席,呼童煮茗更论文。

风摇烛影当轩曙,露冷蛩声到处闻。

此夕相过投辖饮,真成下榻为徐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