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寺

拱北表诚衷,合七甲以参禅,桃洞诚如通北阙;

和南虔礼拜,萃千人而贺岁,雷音礼即在南安。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安寺中庄严的宗教仪式与浓厚的节日氛围。首句“拱北表诚衷”,形象地展现了信徒们向北方圣所表达的虔诚之心,通过“拱北”这一动作,传达出对神圣之地的敬仰与向往。接着,“合七甲以参禅”则进一步说明了参与者的众多与仪式的庄重,七甲代表了不同层次或不同身份的信徒,他们共同聚集于此,进行深入的禅修或祈祷活动。

“桃洞诚如通北阙”一句,巧妙地将桃洞(可能指寺庙中的特定区域)与北阙(古代皇宫的北门,象征权力中心)联系起来,暗示了即使在偏远的桃洞,信徒们的虔诚之心也能直达神圣之境,与皇权或神权相呼应,体现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力。

后半部分“和南虔礼拜”,继续强调了信徒们的虔诚态度,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以恭敬的姿态进行礼拜或祈祷。“萃千人而贺岁”则描绘了一幅盛大的节日庆典场景,千人汇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体现了宗教与民俗文化的融合,以及社区团结与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句“雷音礼即在南安”巧妙地将佛教中的“雷音”与南安寺联系起来,意指在南安寺内举行的宗教仪式或法会,其庄严与神圣如同雷音般响彻四方,不仅局限于寺内,更影响着整个地区乃至更广的范围。这既是对南安寺宗教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安寺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紧密交织的景象,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52)

廖厚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保生大帝

保合大和,福荫千家叨骏惠;

生蒙帝力,春来一气鼓鸿钧。

形式: 对联

保生大帝

保世寿而康,威镇桃山灵有赫;

生民安且吉,恩流源水福无疆。

形式: 对联

保生大帝

乘寅月以迎祥,看藻洁苹清,七甲倾葵歌肆夏;

际卯辰而集福,愿年丰岁稔,三时不害庆长春。

形式: 对联

东坑骑虎公王

公真健者,喜同胞持剑握符,猛虎偏如良马驭;

春何处来,看此地山浓水暖,廿四番催卅六宫。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