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袁树的《伤春(其二)》描绘了春天逐渐消逝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乍减东风二月寒",通过"乍减"和"二月寒",表现了春风微弱,气温转暖,但仍有残留的春寒。"雨痕犹湿小阑干"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湿润,栏杆上还留有雨水痕迹,暗示着春天的痕迹尚未完全褪去。
接下来的两句"荷珠倾处重圆易,蕉叶开时再卷难"运用了象征手法,荷叶上的水珠容易被阳光蒸发,比喻生活中的变化相对容易;而芭蕉叶一旦展开就难以再卷起,暗示时光流逝,无法复原,寓意人生的不易和无奈。
"绿酒我能浇块垒"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境,"块垒"指心中的郁结,借酒试图排解内心的苦闷。"黄粱人自梦邯郸"引用典故,感叹人生如梦,即使有美好的愿望,也如同黄粱一梦,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柳条惹得离情乱,只管青青系玉鞍"以柳条的青翠和系在马鞍上的画面,寓言离别之苦,柳条的纷乱仿佛搅动了诗人的心绪,而那青青的柳色又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不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