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所知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书怀寄所知》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首句“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以寒冷的冬季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诗人遥望江面,衣裳凝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久别后的无奈。“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道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但长久的分离已使之成为常态。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进一步抒发了归乡无路的苦闷,暗示了诗人对乡土的执着和现实的困境。“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以物起兴,寓言自己如同越鸟离巢、燕子南飞,流露出漂泊不定的哀愁。“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愁的加深。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白发悄然爬上双鬓,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描述了诗人试图在京城寻求出路,却因“片言不合意”而失望,只能返回空堂。“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最后以书信倾诉心事,表达了深深的自我哀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季节变换、自然景物和个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书溪山林薮图

花溪过残雨,隐处青苔纹。

松栝逗天影,萧萧鸾鹤群。

以言丘中赏,遗身寄孤云。

金梯与神遇,华顶青氤氲。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郭熙水墨为陈沧洲作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形式: 古风

题林彬家画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行当复摇棹,杳霭东林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