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野翁庄访彦清施先生不遇书此以寄

野翁新筑此山庄,石子回阶引石梁。

满地湿云封寿坞,隔墙高树比僧坊。

扫苔容我来题璧,刻竹烦君补和章。

信与辋川风致合,老须裴迪共壶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雨中过野翁庄访彦清施先生不遇书此以寄》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居的闲适画面。首句“野翁新筑此山庄”点出主人是一位隐逸的老人,新近建造了这个山间小屋。接下来的“石子回阶引石梁”描绘了石板路曲折通向石桥的景象,显得质朴而自然。

“满地湿云封寿坞”运用比喻,将湿润的地面上升腾的雾气形容为云彩,仿佛整个山庄都被长寿的祝福所笼罩。而“隔墙高树比僧坊”则通过对比,写出庄外高大的树木与僧院相仿,增添了静谧的禅意。

“扫苔容我来题璧,刻竹烦君补和章”表达了诗人来访的意愿,希望能与主人一同清扫苔藓,在壁上题诗,或刻在竹简上,共享文人墨客的乐趣。结尾两句“信与辋川风致合,老须裴迪共壶觞”,借用王维与裴迪的故事,表达诗人对野翁庄风雅氛围的喜爱,期待能在此与知己把酒言欢,共享辋川般的诗画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与施北野小叙僧寓

分旷屡年岁,造次临客途。

蓦然对面疑,熟视各惊呼。

招邀叙僧寓,草具聊市沽。

伸情发谬语,纪兴复小图。

人生类雪鸿,踪迹不可拘。

惜会仍惜别,萧然俱白须。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谢计桃源惠孔雀毙于途以尾至

珍禽笼万里,未见意先叨。

饮啄违尘目,文章剩俊毫。

重须论马首,轻敢喻鹅毛。

馀采贤郎得,留形上绣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答汪竹坡暑中问疾

跬步蓬门出未能,秋来病骨转崚嶒。

尽多年纪寿自足,无好儿孙福不应。

药物残生随楚老,菜饘终日类斋僧。

恶怀酷暑何排遣,远水孤舟藉友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岁歌谢宗道士鼓板

打渔鼓,唱道情,说生说死说功名。

唱道情,打渔鼓,说神说仙说今古。

仙家自有山中乐,凡家自有世间忧。

年头年尾忧不休,今夜又当年尾头。

唱要高,鼓要急,主劝宾酬忘拜揖。

蜡花烁烁白璧光,酒波濯濯青袍湿。

客莫言辞主须醉,多情送年恐不及。

年送去,还复来,渔鼓声中白发催。

白发不可变,莫放掌中杯。

鼓砰逄,杯络绎,不知东方之既白。

旧年已尽客亦散,门前又接新年客。

新年别唱贺新郎,送旧迎新渔鼓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