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绮怀(其三)》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首句“旋旋长廊绣石苔”,以“旋旋”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缓慢、悠长的节奏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静谧的长廊之中。绣石上生苔,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韵味。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巧妙地勾勒出场景的静美与深邃。
接下来,“颤提鱼钥记潜来”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钥匙的轻颤与记忆的唤醒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在某个特定时刻,不经意间触碰到过去美好回忆的瞬间。这里的“鱼钥”不仅指代了钥匙,更蕴含着一种神秘与微妙的意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阑前罽藉乌龙卧,井畔丝牵玉虎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场景的细节描写。乌龙在垫有罽(一种毛织物)的栏杆前安卧,玉虎则在井边被丝线牵引,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端正容成犹敛照,消沉意可渐凝灰”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端正的面容在光线中收敛,消沉的情绪渐渐凝聚成灰烬,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失去的美好感到的忧伤。
最后,“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两句,以春寒峭的花底景象,以及与梨云(梨花)的亲密接触,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绮怀(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与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