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声之

素纨便面小行书,最爱风流半醉馀。

芙蓉杨柳娟娟月,何处相逢解玉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此诗《寄彭声之》由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情致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首句“素纨便面小行书”,以“素纨”比喻洁白的丝绢,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便面”则暗示了人物轻盈的姿态,仿佛在轻柔地扇动着丝绢,营造出一种飘逸的氛围。“小行书”则点明了书写的内容,虽未直接描述文字内容,但通过“小”字,可以想象其字体秀美,布局精巧,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

次句“最爱风流半醉馀”,将人物的情感状态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这里的“风流”不仅指人物的风度翩翩,也暗含了一种洒脱不羁的情怀。而“半醉馀”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在微醺状态下,心灵得以释放,情感更加真挚流露的状态。这一句通过“最爱”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状态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后两句“芙蓉杨柳娟娟月,何处相逢解玉鱼。”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以“芙蓉”和“杨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月光如水,映照在芙蓉与杨柳之间,显得格外柔和与宁静。而“解玉鱼”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既指解开束缚,又暗示了某种珍贵的相遇或发现。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与和谐。

综上所述,《寄彭声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以及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一)

栖碧山人两袂轻,玉蜍盛得露华清。

新诗不记人间事,尽写瑶台阆苑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二)

古墨轻磨紫麝脐,白云窗下小书帷。

何时为写梅君传,换得鹅群映锦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三)

百尺飞楼接太清,万年枝上月华明。

鹿车入谷无人见,应是仙人卫叔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西峰道士七首(其四)

小凤双吹紫玉簧,雪毛丹顶唱云章。

碧桃开遍灵芝长,万壑千峰露气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