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昧游深慈,结宇依苍崖。
猛虎伏嵬阁,拔箭非忘骸。
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
况我见已志,而彼犹其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深入山中,心怀慈悲之心,在苍翠的山崖间建造自己的栖身之所。猛虎藏于嵬阁之下,而修行者却能拔出其体内的箭矢,不忘它们曾经的伤痛。诗中的“穷兽虽覆车,危雀犹投怀”表达了即使是最为凄惨的野兽和处境危险的小鸟,也会寻求修行者的庇护,这些生灵都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之心。
而最后两句“况我见已志, 而彼犹其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这里的“我”指的是修行者或诗人自己,而“彼”则是那些需要帮助的生灵。诗人表示,他已经洞悉了这一切,而那些生灵仍旧在他们的世界里徘徊,寻找着救赎。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者的慈悲与猛虎、穷兽和危雀的境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高峰的境界,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生命尊严和自然平衡的深刻认识。
不详
大声扣洪钟,万里来彤庭。
鸟闲楼影重,星淡云气清。
馀响绕岩壑,林叶如回惊。
有客发深省,尘耳非谩倾。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
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大江注东溟,十月风涛壮。
舟人造养生,奋臂冲奔浪。
眷言君勿惊,世路方难行。
若言世路险,此水真安平。
输税地全无菽麦,入城人半是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