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

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

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

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

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堤边的柳树刚染上黄色,梅花却已经凋零,我们一同寻找春色,乘车缓行欣赏。
桑城阳光温暖,催促着蚕宝宝沐浴,麦田里的微风吹过,野鸡忙着求偶叫唤。
河边的人们嬉戏,不慎遗落了翠绿的羽毛,春天的狩猎活动暂停,歌唱的平台也被闲置。
傍晚时分,归来的马鞍逼近宫廷街道的鼓声,官府的官员可能因这突然的热闹而惊讶,连遮面的面纱都忘了取下。

注释

堤柳:堤边的柳树。
黄:染上黄色。
落梅:凋零的梅花。
寻芳:寻找春色。
弭盖:乘车缓行。
桑城:产桑的城市。
日暖:阳光温暖。
麦垄:麦田的田埂。
雉:野鸡。
别浦:河边。
翠羽:翠绿的羽毛。
弋林:狩猎的森林。
歌台:歌唱的平台。
归鞍:归来的马鞍。
暮逼:逼近傍晚。
宫街鼓:宫廷街道的鼓声。
府吏:官府官员。
便面:遮面的面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春天郊游的景象。首句“堤柳才黄已落梅”,写出了早春时节,堤边的柳树刚刚泛出嫩黄,梅花却已经凋零,体现了季节的转换。接下来,“寻芳弭盖共徘徊”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踏青赏花,轻车缓行的情景。

“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两句,通过描写桑树林中温暖的阳光催促着蚕儿孵化,以及麦田里微风吹拂,野鸡求偶的场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活力。

“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描绘了河边人们游玩,不慎遗失了翠绿的羽毛,而春天的猎场也因春意浓重而暂时闲置,歌台寂静。这两句寓含了对世俗欢乐与自然静谧的对比。

最后,“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以傍晚时分,诗人和朋友们骑马归去,宫街鼓声渐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府中的官员们可能因他们的归来而感到惊讶,暗含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诗人归隐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的愉悦,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淡疏离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除夜偶成拜上学士三丈

万瓦青烟夕霭生,斗杓迎岁转东城。

隋宫守夜沈香燎,楚俗驱神爆竹声。

玉树罗阶家宴盛,羽觞称寿綵衣荣。

九门朝客思公甚,向晓天风舞雪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陪饮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成七言四韵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后期。

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

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其二)

清晨下直大明宫,驰马悠然宿露中。

金阙云开沧海日,天街雨后绿槐风。

岁华忽忽双流矢,鬓发萧萧一病翁。

名在玉堂归未得,西山画阁兴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其一)

经时移病久端居,玉署新秋独直庐。

夜静楼台落银汉,人闲铃索少文书。

江湖未去年华晚,烟火微凉暑雨初。

敢向圣朝辞宠禄,多惭禁禦养慷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