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龙洞(其一)

雷雨何时起蛰龙,苍痕夭矫石岩空。

不绿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閒试叶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将至,蛰龙即将苏醒的景象,以及洞穴中苍翠欲滴的岩石。诗人以“蜕龙洞”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通过“刘累”和“叶公”这两个名字,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隐喻了人事的变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雷雨何时起蛰龙”,以问句形式开篇,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紧张的氛围,仿佛在询问大自然何时会释放出蕴藏的力量,让蛰伏的生灵得以复苏。这里的“蛰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或被压抑的事物,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

次句“苍痕夭矫石岩空”,描绘了一幅岩石上青苔蔓延、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苍痕”指岩石上的青苔,以其生长的姿态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夭矫”一词生动地刻画了青苔在岩石间蜿蜒曲折、自由生长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后两句“不绿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閒试叶公”,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刘累是传说中的豢龙氏,擅长驯养龙;叶公则是古代传说中对龙极为痴迷的人物。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刘累对龙的嗜好可能过于单一,忽略了其他事物的价值;另一方面,叶公对龙的追求似乎过于表面化,缺乏深入的理解。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时,不应仅仅满足于表面的欣赏或利用,而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司马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字:才仲
  • 籍贯:陕州夏县

相关古诗词

蜕龙洞(其二)

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后滋。

石崖鸣野鹤,竹坞窜香狸。

山脚重重转,溪流泯泯迟。

慇勤窥洞府,又得濯龙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清泠轩

石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

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游九锁

撩花踏水细寻香,閒逐孤云入翠冈。

九锁已深看更好,七人相对话应长。

百年空向尘埃老,五月聊乘洞府凉。

可笑潜川狂道士,未逢玉室与金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洛春谣

洛阳碧水扬春风,铜驼陌上桃花红。

高楼叠柳绿相向,绡帐金銮香雾浓。

龙裘公子五陵客,拳毛赤兔双蹄白。

金钩宝玦逐飞香,醉入花丛恼花魄。

青娥皓齿列吴娼,梅粉妆成半额黄。

罗屏绣幕围寒玉,帐里吹笙学凤凰。

细绿围红晓烟湿,车马騑騑云栉栉。

琼蕊杯深琥珀浓,鸳鸯枕镂珊瑚涩。

吹龙笛,歌白纻,兰席淋漓日将暮。

君不见灞陵岸上杨柳枝,青青送别伤南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