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清远大师所作,名为《如大师求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广阔。
"比类则疏,现形仍普",以“比类”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又不拘泥于表面,展现出一种宽广而深远的视角;“现形仍普”,则是说虽然事物显现其具体形态,但这种普遍性并未因此受限,而是涵盖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得在一瞬,照穷千古",强调了瞬间的洞察力能够触及时间的长河,揭示出宇宙真理的永恒性。这句诗体现了禅宗追求当下即见真谛的理念。
"云起吟龙,风生啸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心灵的觉醒与自由。云起时吟唱着龙的歌谣,风生时虎在啸叫,这些生动的场景象征着内在精神力量的释放与表达。
"赞之绝辞,瞻焉奚睹",表达了对无法言说、超越言语界限的真理的赞美,以及对这种真理难以被外在形式所完全捕捉的感慨。"绝辞"意味着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瞻焉奚睹"则是在赞叹之余,也流露出对真理难以完全理解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宇宙真理、心灵觉醒、瞬间洞察与普遍真理的深刻见解。释清远大师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传达了超越文字与形式的禅意,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