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南谯道上

暮火投山郭,朝寒过驿桥。江云一色秣陵潮。

抹断蒋山腰。秋色低鸿雁,清霜急皂雕。

汀芦沙苇冷萧萧。风雨入南谯。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鉴赏

这首《巫山一段云·南谯道上》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谯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暮火投山郭,朝寒过驿桥。” 开篇即以“暮”与“朝”的时间对比,展现了一天之始与终的景象变化。傍晚时分,火光投射在山郭之上,夜晚的宁静与温暖;清晨时分,寒气弥漫过驿站的桥梁,清晨的寒冷与清新。这样的对比,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江云一色秣陵潮。抹断蒋山腰。” 江面上的云彩与江水融为一体,呈现出统一的色调,仿佛是秣陵潮水的映照。而蒋山的山腰被这云潮轻轻抹过,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缭绕、山峦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秋色低鸿雁,清霜急皂雕。” 秋天的景色低垂,大雁南飞,清霜急促地覆盖着大地,雕鸟在寒风中疾速飞翔。这一句通过鸿雁与雕鸟的动态,以及秋色与清霜的静态,展现了季节更替的鲜明特点,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汀芦沙苇冷萧萧。风雨入南谯。” 水边的芦苇和沙滩上的芦苇在冷风中瑟瑟作响,显得格外萧条。风雨似乎也随着诗人的脚步,进入了南谯,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凄凉与孤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南谯道上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旅途孤独与艰辛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巫山一段云.为侯大年赋催妆

侯第珠为帐,金闺钿作车。水沉香炷博山炉。

今夜极欢娱。顾影双龙镜,更衣百宝襦。

画眉深浅入时无。笑指月生初。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柳含烟.本意

水驿下,戍楼前。寒食清明过也,淡烟疏雨落花天。

恨绵绵。风起坝桥如雪。短叶长条堪折。

一春只觉别离多。奈愁何。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谒金门.春梦

春愁积。一片角声清急。天上佳期无信息。

行云何处觅。静掩流苏帐额。还似见伊颜色。

梦破五更风瑟瑟。纸窗凉月白。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好事近.落叶

一叶为谁飘,染就十分秋色。

欲借江郎青管,赋闺中新什。

小鬟石畔掬清泉,捧砚洗残墨。

好向断红纹里,认玉人书迹。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