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

过尽元宵更此灯,太平乐事几人曾。

极知鳌禁终雄立,岂谓虬髯已勃兴。

诗自春来初试笔,酒缘病后却粗能。

夜深明月真如洗,十二阑干取次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邹智的《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描绘了元宵节后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汤侍御家中聚会的情景。首句“过尽元宵更此灯”表达了元宵节的热闹过后,仍有此灯照明,暗含着对节日余韵的回味。接着,“太平乐事几人曾”感叹在太平盛世中,这样的欢乐时光并非人人都能体验到,流露出对社会安宁的珍视。

“极知鳌禁终雄立”中的“鳌禁”象征朝廷权威,意味着尽管有所约束,但国家根基稳固。“岂谓虬髯已勃兴”则暗示着即使个人遭遇挫折,也相信未来会有新的生机勃发。诗人借酒浇愁后,诗兴渐起,“诗自春来初试笔”,春天的到来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最后两句“夜深明月真如洗,十二阑干取次凭”描绘了深夜时分,明亮的月光洒落,如同洗涤过的银盘,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这宁静而明亮的夜景,显得心境开阔,对生活充满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盛世的感慨,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123)

邹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号:立斋
  • 籍贯: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
  • 生卒年:1466—1491

相关古诗词

非所写怀

朝野方传英主事,安危宁系小臣身。

银山铁壁虽难动,玉色金声本易亲。

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定谁真。

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南畿诸友

大江东下势如军,万里秋光此夜分。

去国元非章子厚,立朝只合范希文。

荷衣太薄从新制,兰畹将芜趁早耘。

众口是非何日定,自将尧舜致吾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易庵卷

静坐空山老自便,登庸策免两茫然。

鸡豚社里推前辈,桃李场中谢少年。

学古每羞元凯癖,行高还讶史云偏。

平生心事知何限,夜夜焚香独告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读月湖诗

甲夜已分还乙夜,短吟未已更长吟。

眼妨还视频移烛,病怯清寒重拥衾。

大将师行全整肃,老臣建立自深沉。

他年锓板谁当写,莫负千秋万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