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服从来拙自知,胸中木强未随时。
鸳湖百顷冰花满,乞与先生下钓丝。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穿着朴素的衣裳,自认拙朴,内心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形象。他身处的环境是鸳湖,一片冰花覆盖的湖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诗人在此情境下,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垂钓,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野服”与“随时”的概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与个性的坚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在冰封的湖面上,诗人的心境如同湖面一般平静,寻求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我真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烟月无情两鬓秋,禦儿亭下系归舟。
多时不属垂杨管,重为春词惹旧愁。
晴沙小队玉骢鲜,屡见朱楼换舞筵。
缥缈仙风吹不绝,尚留金掌似当年。
桐乳琉璃法酿开,红霞密砌拥瀛台。
别烦楚调含兰手,剪取西山黛色来。
漏寒遗怨入琵琶,宫体题成护绛纱。
三十九年如电抹,因君惜取凤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