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野亭遣兴

老眼偏宜大字,白头好映乌纱。

诗不求奇聊遣兴,酒但成醺也胜茶。出家元在家。

野水傍边种竹,草亭直下栽花。

拙妇善供无米粥,稚子能描枯树槎。无涯还有涯。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鉴赏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破阵子·野亭遣兴》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情景。首句“老眼偏宜大字”,写出了老人视力减退后对大字体的喜爱,反映出他的生活态度和对阅读的执着。次句“白头好映乌纱”,则以白发与乌纱帽相映衬,暗示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官场或士人的身份。

“诗不求奇聊遣兴”表达诗人不追求刻意奇特的诗歌风格,而是以平实的诗句来抒发内心情感,享受闲适的生活情趣。“酒但成醺也胜茶”进一步强调饮酒带来的微醺之乐,认为它比品茶更能带来愉悦。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出家元在家”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寓意深长,可能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在尘世,但心境如出家人般超脱,享受着内心的宁静。“野水傍边种竹,草亭直下栽花”描绘了诗人亲手营造的田园风光,展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拙妇善供无米粥,稚子能描枯树槎”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即使生活简朴,妻子能煮出简单的粥食,孩子也能在日常中找到乐趣,这些都让诗人感到满足。最后一句“无涯还有涯”,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尽的乐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尽管生活有限,但内心的满足和乐趣却是无穷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48)

刘敏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 字:端甫
  •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1243~1318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年时寿酒。共喜秋卿新拜后。寿酒今朝。

道改春闱是昨宵。官随福转。一到生辰须一换。

看取明年。凤诏迎年醉寿筵。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有怀泺源胜概楼旧游

江山胜概。天与飞楼供眼界。上得楼头。

销尽人间万古愁。十年京国。两鬓黄尘归未得。

卷地泉声。辜负凭阑带月听。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婆罗门引.寿大智先生

草堂潇洒,今年初种碧琅玕。更宜野菊幽兰。

便信先生于此,真个不求官。

但西负揽镜,落日凭栏。耕笔钓磻。算遭遇,未应难。

好待青霄得路,稳上长安。

良辰乐事,且展放尊前舞袖宽。天影外、秋色南山。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送李士元之荆南提刑经历

京华逆旅,转头岁月十年中。悠悠真赏难逢。

牢落黄金已尽,仆马亦龙钟。

但平生豪气,未减元龙。临江故封。吴与蜀,渺西东。

此幕聊堪一笑,且叹途穷。

扁舟南下,正霜落荆门江树空。诗有兴、说与飞鸿。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