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其一)吴县中丞视陕学时,酷好毡蜡,艳一石工妻,以访碑故,再宿其家。偶与淇泉述此事,因赋是解

陇上轺轩,江南裙屐,瘦骢闲访青珉。

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

流莺苦劝东风住,有莲花、玉盏酬春。

论轻柔、弱柳随风,飞鸟依人。

茅檐纸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见,崔护来频。

毕竟风流,毡槌亦解温存。

后来开府珠江上,甚兰舟、不载桃根。

到今朝,谁念师师,白发青裙。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与西北交融的风情画卷。"陇上轺轩,江南裙屐"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两地的特色,既有边塞的简朴(轺轩),又有江南的风雅(裙屐)。"瘦骢闲访青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主人骑着清瘦的马匹悠然游历,寻找青珉(可能指青石或美玉)的场景。

"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描绘了山中小户人家的女子好奇地探头张望,流露出一种质朴而含蓄的美。"流莺苦劝东风住"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春天美景的留恋。"莲花、玉盏酬春"则暗示了主人与女子共赏春光,以美酒相待的情景。

"论轻柔、弱柳随风,飞鸟依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主人与女子之间的亲近关系。下片转而描述主人对石工妻的深情,"茅檐纸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见,崔护来频"借用崔护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她的思念和频繁来访。

"毕竟风流,毡槌亦解温存"赞美了石工妻的温婉与体贴,即使是最简单的毡槌也能带来温暖。"后来开府珠江上"暗示了主人的仕途发展,但仍然怀念那段与她共度的时光。最后,"甚兰舟、不载桃根"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师师"可能是石工妻的名字,"白发青裙"则寓言了岁月流转,人事已非。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一段特殊情缘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其二)南海学使居三原,内嬖如夫人者五,争妍负宠,终日喧啾,学使宛转避之。咏其事寄淇泉

东井移星,北扉占凤,后房多少娉娗。

文战阑时,风流阵里论兵。

蛾眉画了还重画,要容斋、笔下调停。

与梅妃、生小同乡,惯妒华清。

五家队仗风车斗,纵持衡公道,雀燕难平。

夺婿瑶光,居然近在银屏。

影钞小宋蓉城案,妒春寒、半臂争擎。

到今朝、妒妇津头,风浪犹惊。

形式:

高阳台(其三)再咏三山学使挂冠偕隐事,寄淇泉

万古情天,钟情若此,文章官职都休。

桃李关中,忍忘杨柳楼头。

貂蝉不换鸳鸯枕,怕烟眉、两叶横秋。

捧巫山、一段云红,贵甚封侯。

冰衡玉尺关何事,把星轺谢遣,还我温柔。

天上银河,从今不隔牵牛。

头衔别署鸱夷子,载夷光、双泛莲舟。

便相携,归隐仙霞,著甚闲愁。

形式:

上江虹.㤅伯师集中有叠韵四阕,绮情瑶想,销魂黯然,和之如其数(其一)

小楷簪花,闲写遍、砑罗金扇。

偏柳色、青青如此,上楼亲见。

春瘦不禁珠钏重,夜长争得芳衾暖。

甚南邻、遥见北邻花,红墙短。寻笛谱,书钗券。

双鹊喜,单莺怨。隔云屏几曲,离花未远。

螺墨胶轻描黛易,鸾?齿涩梳头懒。

算东风、开到粉蔷薇,无心看。

形式:

上江虹(其二)

觅线寻针,看钿盒、常开一扇。

凭绣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见。

钗角评书谁雅俗,柔荑试酒知寒暖。

倚东风、闲品柳丝长,花须短。君买鹤,新成券。

侬放雀,谁含怨。好厌禳春病,药垆疏远。

香茗最消园令渴,绣床也学嵇生懒。

奈无眠、重捡玉台诗,从头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