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

周官虽有墓为尸,细考元非墓祭仪。

九十年閒雠未复,陵■杂用最堪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周代虽然有规定以墓穴作为丧葬仪式中的象征死者,但仔细考察并非真正的墓祭习俗。
经历了九十年的闲暇时光,复仇的愿望仍未实现,陵墓的混乱使用更是让人感到悲哀。

注释

周官:指周朝的官制或礼仪规定。
墓:墓穴,此处象征丧葬。
尸:古代丧葬仪式中象征死者的木偶或模型。
元:本来,原本。
墓祭仪:墓地祭祀的仪式。
九十年:极言时间之长。
閒:同‘闲’,空闲。
雠:仇,这里指复仇。
未复:未实现,未达成。
陵■:陵墓,此处可能指陵寝的混乱状态。
杂用:混用,不适当使用。
最堪悲:非常令人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中的片段。它主要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反思,尤其是关于墓葬习俗的感慨。诗中提到“周官虽有墓为尸”,意指古代规定有专人守护墓地,但诗人认为这种做法并非真正的墓祭仪式的核心。接着,“九十年閒雠未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变迁,而“陵■杂用最堪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礼制被随意混用的悲哀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揭示了对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失落与变迁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九)

一位肴羞酒一卮,祠官熏灌祝陈词。

降升六拜焚词罢,六日精神用一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一)

新妇尖连赵家墺,憩龙山望上皇村。

若言此兆为前定,人事是非都不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四)

禹穴元从一罅通,禹陵元在乱山中。

饮泉窆石皆如此,误却东游太史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五)

御香三日出斋庐,骑至城东下鉴湖。

瀰望湖田连荡地,菱花面目半模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