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苦郁》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首联“苦郁牢愁向酒杯,怕看落日避登台”,开篇即以“苦郁”二字点明主题,诗人借酒浇愁,却难以排解内心的沉重。对落日的恐惧和对登高望远的回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不愿面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颔联“寒风彻夜催秋尽,落叶奔空误雨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寒风的吹拂、秋色的消逝、落叶的飘零,以及雨水的意外降临,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身世频遭孤雁怨,文章枉受众蝇猜”,诗人将自己比作孤雁,身处世间的孤独与不被理解,同时又感叹自己的文章虽才华横溢,却遭受了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这两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评价的不满和自我价值的困惑。
尾联“长匏有柄原疣赘,柏老空山亦废材”,以长匏(葫芦)和柏树为喻,表达了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质疑。长匏虽有柄却无用,柏树虽老却在空山中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