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藏无长物,犹有一张琴。
独抱中空节,能含太古音。
老来唯信手,妙处不传心。
归去北山北,秦筝世所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赠琴士杨凌》。诗中描绘了一位琴艺高超的琴士杨凌,他家中虽无多余之物,却珍藏着一张古琴。琴身中空,象征着琴士内心的纯净与空灵,能够演奏出深邃的太古之音。年岁渐长,琴士的技艺更加炉火纯青,但其妙处并非言语所能传达,只能意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琴士技艺的高度赞赏,称其琴艺为世所钦佩。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琴艺高超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中空节”、“太古音”、“妙处不传心”等词句,不仅描绘了琴的特质和琴士的技艺,也隐喻了音乐艺术的深远意境和难以言表的魅力。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阴阴夏木草堂幽,不尽閒情独倚楼。
风捲绿衣初却暑,露垂红粉解迎秋。
午眠隔岸鸳鸯稳,晚浴澄波翡翠羞。
遥忆故人池上乐,新凉鼓棹重淹留。
林塘雨过纳凉时,箕踞平台手一卮。
影故相依心最苦,丝仍不断意俱迟。
新妆双照梧桐月,斗艳低垂杨柳枝。
城上乌啼人未睡,凭阑欲寄美人思。
疏竹萧萧风乍凉,看花宾客满华堂。
六郎醉后誇新宠,二妺朝回斗晚妆。
草种宜男应减色,花开多子不闻香。
主人只恐朱英老,遮莫题诗恋夕阳。
五月亢阳骄,原枯泽欲焦。
朝恩推荡荡,暮雨听萧萧。
造化功何有,苍生望已翘。
倚阑看不厌,诗和野人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