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呈叔问

潮海当年共陆沉,山林投老得追寻。

清溪宛转千山静,乔木阴森一径深。

法界含容居士室,庵基坚固祖师心。

山王终恐归廊庙,回首清游叹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林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中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追求。

首联“潮海当年共陆沉,山林投老得追寻”以“潮海”与“山林”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喧嚣尘世转向宁静山林的心路历程。这里的“陆沉”可能暗喻了世俗生活的沉沦,而“山林”则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

颔联“清溪宛转千山静,乔木阴森一径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清溪蜿蜒流淌,映衬着四周群山的寂静,乔木高耸,浓荫覆盖,一条小径深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颈联“法界含容居士室,庵基坚固祖师心”则转入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感悟。这里“法界”指的是佛法所涵盖的广大世界,“居士室”可能是诗人内心修行之所,“庵基坚固”则象征着坚定的信仰与内心的稳定。“祖师心”则可能指代前人的智慧与教诲,强调了传承与学习的重要性。

尾联“山王终恐归廊庙,回首清游叹竹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留恋与对世俗官场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心理。这里的“山王”可能象征着山林的主宰或守护者,而“廊庙”则代表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诗人一方面欣赏山林的清幽与自由,另一方面又担心最终还是要回到世俗的束缚中去,因此在回顾往昔的山林之游时,不禁发出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修行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用韵述怀

故交离合异升沉,枉直宁当问尺寻。

伏枥疲骖千里暮,当关虓虎九门深。

炎凉殊态看浮俗,衰病交侵失壮心。

一壑一丘真自足,野糜终是乐长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

应无卫尉一钱直,空羡漆园三十篇。

麟阁功名应未晚,羊肠岐路莫争先。

西归不待三年最,肯访柴门濲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偶成四十字上呈彦章内翰叔问侍郎

头童心亦尽,老矣不中书。

赖有金闺彦,时来冰氏墟。

但令尊有酒,安问出无车。

更得身强健,登临纵所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彦文见和谨用韵作二首(其一)

禅翁怜病士,时枉数行书。

野寺寻荒径,烟林接远墟。

拟回逋客驾,仍挽故人车。

会赴山林约,无劳问久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