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锡惠墨答以蜀茶

墨者色自黑,黑者墨之宜。

所以陈玄号,闻之于退之。

近世工颇拙,所巧惟见欺。

摹成古鼎篆,团作革靴皮。

挥毫自惨淡,色比突中煤。

谁最畜佳品,郑君真好奇。

赠我以所贵,有不让金犀。

坚如雷公石,端若大禹圭。

研磨出深黝,落纸光陆离。

较之囊中旧,相去乃云泥。

辱君此赐固已厚,何以报之乏琼玖。

不如投君以嗜好,君性嗜茶人罕有。

建溪龙凤想厌多,越上枪旗不禁久。

我收蜀茗亦可饮,得我峨眉高太守。

人情或以少为珍,心若喜之当适口。

更怜此物来处远,三峡惊波如电卷。

江湖重覆千万里,淮海浩荡涟漪浅。

舍舟登陆尚相随,今以答君非不腆。

开缄碾泼试一尝,尤称君家铜叶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梦锡惠墨答以蜀茶》,通过墨与茶的互赠,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墨的特点和价值,墨色自黑,适宜书写,陈玄的故事增加了墨的历史韵味。接着,诗人提到近世墨工技艺的不足,但仍然有人在墨上追求创新,如模仿古鼎篆文,制作革靴皮墨等。诗人赞扬了郑君对墨的好奇与珍视,并描述了郑君赠予的墨之珍贵与独特,质地坚硬如雷公石,形状端正如大禹圭,色泽深沉,光华陆离。

后半部分转入对茶的赞美,诗人提到自己收藏的蜀地名茶,如建溪龙凤茶和越上的枪旗茶,这些茶品令人向往。诗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珍藏的蜀茗赠给好友,认为数量虽少,心意却重。他特别提到了蜀茗来自遥远的三峡,经过千万里的水路,最终到达淮海,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壮丽。诗人最后邀请好友品尝这来自远方的蜀茗,希望它能与铜叶盏相得益彰,成为一次美好的品茗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墨与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夜聚杨节之秘校廨宇

云乱海天低,风吹马耳破。

黄昏访主人,同向幽斋坐。

谈资绿酒长,欢敌红裙座。

倒载夜深归,雪花如掌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止谒先圣庙者

高密古名城,其地近阙里。

弦歌声相闻,往往重夫子。

学官虽荒凉,庙貌颇严伟。

上元施灯烛,下俗奠醪醴。

高焚百和香,竞爇黄金纸。

所求乃福祥,此事最鄙俚。

朝廷谨庠序,五路兹焉始。

建宫以主之,不肖实当此。

浇敝皆扫除,安可循旧轨。

丁宁戒阍人,来者悉禁止。

尝闻之鲁论,丘之祷久矣。

生也既无求,殁岂享淫祀。

夜亭甚清虚,古柏自风起。

悦之以其道,吾祖当亦喜。

形式: 古风

还杨秘校赋

杨君示我赋一编,读之百复不能已。

新词琢就若瑶琨,故实织成侔锦绮。

可怜苦心自少年,近日改科无用此。

虽然此才颇富赡,贯穿纵横惟所使。

有如安车驰大道,左骖骅骝右騄駬。

东西南北皆可往,但顾欲适何如耳。

勉旃力习以待举,尺一伫闻招特起。

他时名望压卢骆,阔步青云此焉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常父寄蕈

此物固已美,采之从历山。

蒙兄远相寄,深意在加餐。

冷落齑盐地,萧条蓬艾间。

书云次越品,宁复昔时欢。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