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崇相先生以郡博来吾广三载余不得一面乃从其门人李绍科马元震辈获私聆绪论亦称愉快也故于其行而贽以诗

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

不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

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

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赠董崇相先生》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对董先生的赞誉与敬仰,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知识的追求。

首联“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以“中原旗鼓”象征董先生的声望与成就,“登坛”则比喻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然而,想要接近这样一位大师,却如同“欲谒龙门片刺难”,形象地表达了求学之路的艰难与尊崇之情。

颔联“不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进一步赞扬了董先生的学识与人格魅力。“下帷”典出《史记》,指专心读书,这里用来形容董先生的学问深邃;“高卧”则出自《后汉书》,意指隐居自适,此处暗喻董先生虽身居高位,仍能保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袁安的隐居生活,更凸显了董先生的超凡脱俗。

颈联“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点出了董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曾私下传授知识给弟子,体现了其对后学的关怀与传承精神。同时,以“白璧”比喻珍贵的知识或人才,暗示了董先生的学识之高深,以及能够获得其指导的人之稀少。

尾联“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以“高山流水”典故,比喻知音难遇,表达了诗人与董先生虽仅短暂相聚,但已心生敬仰之情,如同找到知音一般。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未来能再次相遇,共同探讨学问,如同高山流水般和谐美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对董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学问以及师道尊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董博士之任南雄

夫君沿牒已三年,何意徵书下九天。

方朔似增金马粟,郑虔仍冷广文毡。

经传六馆诸生后,海涌三山落照前。

春色旧都饶綵笔,何人能和两京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吴迪思丈游燕

送君万里客长安,立马津头夜气寒。

观乐独堪推季札,弹歌应不问冯驩。

燕山剑气风前壮,庾岭梅花雪后看。

别去莫沾儿女泪,故园春雁慰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张孝廉公仲

十年芳问到湘漓,京兆文章是我师。

已遇哲兄知梦草,欲从难弟听吹篪。

烟花故国怜三月,杨柳津头折数枝。

便付一徽流水去,赏心应不负钟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冯稚谟游武夷诗

万里东游紫气寒,杖藜随地足盘桓。

幔亭云护曾孙宴,石灶金成羽客丹。

吸露一杯分上茗,悬崖千丈挂飞湍。

归来莫浪誇新句,社事飘零不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