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鸡鸣山

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

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

六朝称鸡笼,㦯云因形似。

易谓名者谁,纷任后人揣。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

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

㦯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

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

欲倩扬清波,称谓一以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鸡鸣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充满了对山川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以天地开辟之初的景象起笔,江水奔流,群山耸立,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接着,“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两句,借山名的由来,表达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性,山峰的存在先于命名,命名并非其原始状态,蕴含着对自然与人为关系的思考。

“六朝称鸡笼,㦯云因形似”两句,提到古代对鸡鸣山的称呼,以及山形与云彩的巧妙对应,展现了山与自然现象的和谐共生。接下来,“易谓名者谁,纷任后人揣”则转向对山名演变的探讨,暗示了历史变迁中人们对自然景观认识的不断深化。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两句,强调在更早的历史时期,鸡鸣山并未被广泛知晓或提及,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记忆的累积。随后,“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㦯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描述了山中的人文活动,包括教育与宗教实践,体现了山地作为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之地的角色。

最后,“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欲倩扬清波,称谓一以洗”表达了诗人亲自探访鸡鸣山后的感受,通过观察清澈的湖水,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并希望借此洗涤心灵,净化思绪。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描写、历史文化反思与个人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凭虚阁

杰构鸡笼据迥巅,金陵胜概揽都全。

晋家石马埋烟草,旧迹难寻为慨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清凉寺

石城礼香界,此路旧曾经。

净业真称白,好山不改青。

欲寻辛未句,因上翠微亭。

触景成新会,清机悦性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遥题扫叶楼

隔岫谁家扫叶楼,清标占断石城秋。

分明郑谷诗中景,逸兴遄飞那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东山

风神不减王东海,潇洒常思浙会稽。

筑土一时聊想像,岂期名字至今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