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蒋希刚病故,亚卢、建华二子为词以吊。语绝沉痛,因亦继声

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

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

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

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

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

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

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

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以深沉的哀悼之情,表达了对逝者蒋希刚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描绘出一个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人生的无常。

"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词人借用了古代挽歌中的意象,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既是对蒋希刚一生奋斗的肯定,又流露出对其离世的惋惜。

"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悲痛,认为人生充满遗憾,即使死亡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哀伤。"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词人感叹蒋希刚生不逢时,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都饱受苦难。

"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借前车之鉴,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同时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深深告别。"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希望蒋希刚在地下安息,祝愿他年轻的生命能带来福分,然而词人却只能以苦笑面对这无法改变的事实。

最后,"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以杜鹃鸟的哀鸣收尾,增添了词境的凄凉氛围,寓言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痛与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蒋希刚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陂塘.秋夜阅龙舟会杂剧,适攘叔自禾返棹,出示重游烟雨楼作,即次其韵

莽萧条、空斋开卷,逼窗都是风雨。

冤仇有志终能报,绝似为侬深絮。今视古。

只对著江山,一片凄凉赋。低徊自语。

算寡妇何辜,哀哀都遍,长此征求苦。从头数。

此女犹应凄楚。寥寥青史无侣。蛾眉羞遣须眉死。

侠骨谁堪分与。须记取。待走近灯前,把剑为伊舞。

几多愁绪。忍提起沧桑,重听悲剧,演唱断肠句。

形式:

梅花引.吴豹军属题其太夫人遗像

梅花引。东风省。天涯冷落休相问。影犹留。泪难收。

看君如此题图愁么愁。慈云廿载心凄苦。

哑哑啼乌思返哺。三春思。芳菲迟。

可怜除却渠侬未许知。

形式:

苏幕遮.亚子来海上才五日,明晨将返棹红梨,怅然赋此

睡难成,愁未定。细数年时,更漏声声听。

肠断相思灰一寸。倚枕沉吟,灯映斜街静。

镜中花,心头影。见亦堪怜,去去休重问。

如此江山如此恨。如此天涯,惹得沉沉病。

形式:

木兰花慢.周湘云女士哀词

玉台当日事,明月好,影娟娟。

奈黄歇城边,无端破镜,惆怅难圆。

依稀往时情绪,便女权、撒手为伊怜。

埋去青山慧剑,洒来红泪蛮笺。荒江歌泣奈何天。

残柳化成烟。更铲地西风,兰摧蕙折,不似当年。

潘郎近来憔悴,况沧桑、历劫恨绵绵。

一曲念家山破,可能弹到重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