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石洞

道傍石壁高崔嵬,上有空洞玲珑开。

我行遇雨今寄宿,天气黯黮云徘徊。

洞前秣马洞底卧,蝙蝠飞来虎狼过。

滴沥微闻谷溜鸣,凌兢恐踏云根破。

夜深雨逼魂梦寒,意是物外非人间。

仆夫未眠告明发,回首但觉苍然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雨宿石洞》描绘了一幅雨中旅行者在荒野石洞暂避的画面。首句“道傍石壁高崔嵬”,形象地写出石壁的峻峭与高耸,给人以雄浑之感。接着,“上有空洞玲珑开”描述了石洞的奇特,洞口玲珑剔透,仿佛天工开凿。

诗中主人公因雨受阻,不得不寄宿于这阴暗潮湿的石洞之中,心境颇为凄凉:“我行遇雨今寄宿,天气黯黮云徘徊。”“洞前秣马洞底卧”一句,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马匹在洞前吃草,人则在洞内歇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尽在不言中。

石洞内外环境的险恶,蝙蝠飞过,虎狼出没,增添了恐怖气氛:“蝙蝠飞来虎狼过”。雨声滴沥,谷水潺潺,诗人听到这些声音,内心更加紧张:“滴沥微闻谷溜鸣,凌兢恐踏云根破”。

夜晚深沉,雨势更紧,诗人感到寒冷与孤独,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身处人间:“夜深雨逼魂梦寒,意是物外非人间”。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实的反思,在此流露无遗。

最后,仆夫未眠,预告着明日的行程,诗人回首望去,只有那苍茫的山色,更显其孤寂与迷茫:“仆夫未眠告明发,回首但觉苍然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困苦与心灵的触动,寓情于景,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仙驿晓发

川光连莽苍,晓气入空虚。

烽火清平际,城池丧乱馀。

马谙来路熟,人忆异乡疏。

记取平戎事,归烦大史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宽河城夜宿

新城闻鼓不闻钟,一夜潺湲泻碧峰。

顷报入关多好梦,明朝应到喜相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入关

六王川上风如猎,九公岭头天似秋。

欲知地气分南北,减却衣裳入蓟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宿松亭关有怀松轩公子

独行无所语,公子在何方。

不作边头客,仍居谷口庄。

山川欣自慰,书信好谁将。

今夜松亭梦,琴尊兴甚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